净慈寺

寺门见南山,入寺复了了。

爱此尘外栖,可息尘中扰。

烟云护钟磬,何以答窈窕。

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积绕。

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

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

兹境故清绝,人犹存见少。

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

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

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铭道在净慈寺所见的宁静景象,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寺门见南山"开门见山,点出寺庙地理位置,接着"入寺复了了"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领悟。诗人喜爱这里远离尘世的栖息,可以暂时避开尘世的纷扰。

"烟云护钟磬"运用了自然景象烘托出寺庙的宁静,"何以答窈窕"则流露出对寺中环境的深深赞叹。"幽谷泉味殊"和"接筒香积绕"进一步描绘了寺内清泉与缭绕的香烟,增添了禅意。

"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秋日静谧,"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则展现出壮丽的日落景色,给人以时间的流转感。诗人感叹此境之清绝,但世人能体验者寥寥。

"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描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则描绘了湖水与寒霜的交织,更显出环境的清冷而深远。最后,诗人"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表达了对这种超然境界的向往,决定遁入其中以求心灵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山水诗,通过描绘净慈寺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

吴铭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岘山

前年渡汉水,已堕岘山泪。

今年登峿台,独倚洼樽醉。

复此吴兴游,忽动楚泽思。

自从有此山,游饮谁不至。

遐哉贤达流,望古仅一二。

抱此山水衷,慷慨发长喟。

嗜好既殊俗,悲伤匪无意。

遥遥千载人,唾地到吾辈。

岭云颇欲雪,野梅疏更细。

渌水碧摇天,磐陀小可憩。

当为十日谋,有酒身无事。

形式: 古风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一)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

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

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

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二)

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

游经岳有五,笔断载逾千。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

寻常言笑处,忍泪不教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三)

二十八年别,公高在急流。

吾翁占损益,晚岁倦遨游。

复此故人子,来同今雨秋。

松风溪上宅,话旧且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