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过七岭寄题硖石裴丞厅壁

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

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离开硖石寄寓的情感淡薄,夜晚行走特别想念你。
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官道旁溪水边的云雾缭绕。
这条路难道不艰难,怎能没有世俗的困扰纷繁。
槐树的阴影还未完全遮蔽,泉水的声音还清晰可闻。
更加感叹春天已过,饮酒的乐趣从此与我分离。
登上高处远望城池,夕阳斜照半是微风熏染。

注释

晚行:夜晚行走。
忆:想念。
来处:原来的地方。
官路:官道。
剧:艰难。
俗累:世俗困扰。
槐阴:槐树的阴影。
合:遮蔽。
春罢:春天结束。
牵卑:引申为分离。
登高:登上高处。
风薰:微风吹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早春时节,途经七岭之地的感慨与情怀。开篇“出硖寄趣少”,表达了行者离开某个地方时心中所剩不多的情愫,这里“硖”可能指的是一个隐逸之地或山谷。

接着“晚行偏忆君”,则是说在日暮时分,行者的思念之情特别强烈,怀念着某位亲朋好友。紧接着,“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表明诗人仍旧走向那曾经到过的地方,那里有官道和潺潺溪流,周围环绕着云雾。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一句,则表现了行者对于旅途的艰辛和复杂的人世纠缠感到困惑。这里的“俗累”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尘世的烦恼。

随后,“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景象。槐树的阴影久久不变,而远处依稀传来泉水细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则是说诗人在感慨中品尝着春日的美酒,同时也感到了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别离,这里的“牵卑”可能指的是心中的不舍。

最后,“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则是诗人在登上高处,眺望着远方的城郭,夕阳西下,光线斜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这种景象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而又淡定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行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流转,展现了早春旅途中的孤独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收录诗词(29)

萧颖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江秋曙

扁舟东路远,晓月下江濆。

潋滟信潮上,苍茫孤屿分。

林声寒动叶,水气曙连云。

暾日浪中出,榜歌天际闻。

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

延首剡溪近,咏言怀数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一)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

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

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

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二)

神龟在南国,缅邈湘川阴。

游止莲叶上,岁时嘉树林。

毒虫且不近,斤斧何由寻。

错落负奇文,荧煌耀丹金。

江山万里馀,淮海阻且深。

独保贞素质,不为寒暑侵。

一逢盛明代,应见通灵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三)

晋代有儒臣,当年富词藻。

立言寄青史,将以赞王道。

辽落缅岁时,辛勤历江岛。

且言风波倦,探涉岂为宝。

不遇庾征西,云谁展怀抱。

士贫乏知己,安得成所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