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悦心教授任浏阳

一穗藜烟待校书,携书且此作师儒。

扶持学法防时弊,教养人材应世需。

兰芷汀洲身外楚,菰莼乡国梦中吴。

片帆好趁秋风便,吟过洞庭青草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一束藜柴烟火等待读书人,带着书来此地做老师和学者。
教导学习方法以防止时弊,培养人才满足世间需求。
身处兰草汀洲之外的楚地,心中怀念菰莼之乡的吴地梦境。
趁着秋风扬帆起航,吟诵着诗篇经过洞庭湖和青草湖。

注释

藜烟:藜柴燃烧产生的烟火。
校书:读书或校对书籍。
师儒:教师和学者。
扶持:引导和支持。
学法:学习法律或学术知识。
防时弊:防止社会弊端。
兰芷汀洲:长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楚:古代中国南方地区,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菰莼乡国:菰和莼菜的故乡,可能指诗人思念的地方。
片帆:一片孤舟。
秋风便:适宜秋风的航行条件。
洞庭青草湖:泛指洞庭湖和青草湖,均为长江流域湖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赠送给即将赴任浏阳的刘悦心教授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刘教授肩负教育职责的形象,他手持藜杖,点燃藜火,如同古代的校书先生,寓教于行,以防止时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诗人将刘教授比作兰芷,象征高洁,而他的故乡则被想象为吴地,充满了菰莼的美好记忆。最后,诗人祝愿刘教授乘着秋风扬帆起航,一路吟咏,畅游洞庭青草湖,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教书育人的崇高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期待。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送吴言可之鄞

四明多胜迹,不惮此行难。

客棹霜天晚,征衫道路寒。

湖灵通夕见,海日带潮看。

莫远乘槎去,风涛卒未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张集父分教越之上虞

此去横经涉远途,三江烟雨晚潮初。

颛孙岂是贪求禄,郑老从来爱读书。

驻马晓吟曹庙桧,倚船时看舜乡鱼。

顾予挟册曾游此,故旧相逢为起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李元晖閤舍归庐陵

锐气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风波。

西湖旧识惟鸥鹭,故国重来尽黍禾。

短枕客中生梦少,归舟江上载诗多。

相逢未久忽相别,奈此夕阳芳草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杜子问归明州

未酬行道志,抱道复东归。

老入江湖鬓,寒深雨雪衣。

客程烟树晚,乡梦海鱼肥。

所恨交情浅,临岐别语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