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与我同客,今朝复送君。
一尊常对饮,双剑乍惊分。
行色入秋水,愁思逐乱云。
经行非故里,谁为寄殷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以悟所作,名为《送金照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孤独感慨。
"君与我同客,今朝复送君。" 这两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旅居身份,今天又要送别友人,表达了一种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一尊常对饮,双剑乍惊分。" 在这里,一尊酒可能象征着友谊的美好,而双剑乍惊分则可能隐喻着朋友间的决裂或分别,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行色入秋水,愁思逐乱云。" 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行色,即旅人的身影,入秋水,是指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在秋天的水边行走,愁思逐乱云,则是说他的忧伤思念如同飘忽不定的云朵一般,无处安放。
"经行非故里,谁为寄殷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异乡游子的孤独感受。旅途中的自己并不在熟悉的地方,而是身处他乡,因此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这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究竟是谁能理解和寄托他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万法由□只此心,莫随章句自浮沉。
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
造化元从复处转,端倪须向静中寻。
堪怜夜气几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
昨夜梦伯兄,朝□讣音至。
对客可胜悲,连宵不能寐。
两耳似蝉鸣,饮食亦无味。
一别巳摧心,永别那禁泪。
谁无兄弟欢,中道失一臂。
犹子懒读书,箕裘惧即坠。
逝者今已矣,空遗百年累。
客居已经年,入春转多病。
杯酒亦成痰,脔肉火旋盛。
书册时一亲,怔忡不能竟。
终日颓然闲,脉脉有所呈。
果尔便长休,顺宁须自证。
遐想宣尼言,朝闻良足□。
嗟我优游夫,何由可入圣。
本原在独知,工夫须主敬。
深渊与薄冰,存心以养性。
一息若成虚,罔生非真命。
愿言易箦时,吾求得其正。
洛阳千古地,人文盛复微。
图书开洪荒,定鼎颂衮衣。
中兴程伯仲,宗盟今有归。
嵩山万里阔,鸟兮任高飞。
师友荒巳久,不见所问津。
岂畏一日长,而急不于仁。
执鞭有所求,孰与所求真。
世路险且长,勉之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