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公挽词三首(其一)

尽瘁辞当国,均劳得偃藩。

幄中留秘画,天下满危言。

日企还三事,宁图閟九原。

谁将河海泪,一洒问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他竭尽全力辞去治理国家的重任,力求均衡劳逸在边疆安身。
他的心中藏着深思熟虑的策略,向天下人传达着危险的警告。
每日都期盼能回归平凡生活,不求死后被深深埋藏。
谁能将滔滔江海的悲痛泪水,倾洒天地间寻求答案。

注释

尽瘁:竭尽全力。
当国:治理国家。
均劳:均衡劳逸。
偃藩:边疆安身。
幄中:心中。
秘画:深思熟虑的策略。
危言:危险的警告。
日企:每日期盼。
还三事:回归平凡生活。
閟九原:死后被深深埋藏。
河海泪:滔滔江海的悲痛泪水。
乾坤:天地间。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宋祁所作,名为《挽词三首·其一》。这是一首充满深沉忧虑和爱国情怀的挽歌。

诗人以“尽瘁辞当国”开篇,表达了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国家,以解国难的决心。“均劳得偃藩”则描绘了一位臣子勤勉工作、不辱使命的情景。"幄中留秘画"可能是指在深宫中保存着某种重要图谋或机密策略,而“天下满危言”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不安。

接下来的“日企还三事,宁图閟九原”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解决三个紧急问题、稳定边疆局势的心愿。这里的“三事”可能是指当时面临的严重政治或军事挑战,而“九原”则通常象征着国家的边疆。

最后,“谁将河海泪,一洒问乾坤”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深沉的悲哀,希望有人能够像古代的贤君一样,用德政化民、止泪。如果细究,这里所谓“河海泪”可能是指人民的苦难和眼泪,而“洒问乾坤”则是在探寻天地之间是否有解答这些苦难的人或策。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他渴望能够有一位明君出现,解决国事、稳定民心的迫切愿望。通过这短短数句,宋祁展示了其深厚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使得这首挽歌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是一种时代的呼唤和期许。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王秀才贽赋乞诗为别归毗陵

矩步敝长裾,清漳访病夫。

得交欣凤举,赏赋怯霓呼。

道胜稽论秀,人遐亟去都。

一篷江上雨,归思满菰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见寄

云梯叱马赋西征,满岁无功答盛明。

收得桑榆真晚计,倚为箕斗是空名。

瘢逢美玉终能治,曲诉幺弦久未平。

壮思虽衰犹得在,一篇申甫为公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兄冬夕递宿偶成长句上寄

绛帻鸡人唱夜筹,宿庐遥忖道山头。

梦思园吏成羁寝,书掩冤家倦对雠。

雨阁气昏莲蒂并,烛帘光动蒜条钩。

孤吟一夕怀康乐,广陌黎明望紫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其三)

城阙今安在,关河昔所凭。

种祠秦故畤,抔土汉诸陵。

花树圆排荠,楼云淡引缯。

南山不改色,千古恨相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