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凌清景出,下视众山中。
云日遥相对,川原无不通。
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景象。"独凌清景出"表明诗人独立于一处高峻之地,俯瞰着下方的美丽风光。"下视众山中"则是从这个高度望下去,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的山峰。"云日遥相对"写出了天气晴朗,云和阳光都在远处相互辉映的景象,而"川原无不通"则表明从这个高处可以看得见河流和平原,一切皆在眼前一览无余。
最后两句"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似乎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高度,已经不再需要依靠外界之物来安顿自己的心灵。"驭风"在这里可能是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精神追求。
不详
宛演横半规,穹崇翠微上。
云扃掩苔石,千古无人赏。
宁知后贤心,登此共来往。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
仙僧会真要,应物常渊默。
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说。
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天不与人言,祸福能自至。
水火虽活人,暂不得即死。
蹈之焚斯须,凭之溺容易。
水火与祸福,岂有先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