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旧问盗作诗四十韵以答之亦可备野史之录

我来自京师,己丑之十月。

道之建剑间,行行遇兵卒。

问之何为行,对言声哽咽。

初只因临汀,盐商时出没。

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

帅出乃捕兵,此曹辄猖獗。

加之江西寇,恃崄护巢穴。

向来误杀降,贻祸今尤烈。

合党肆纷披,交锋争桀黠。

聚落四百村,室庐遭毁爇。

转徙临昭阳,孤城危一发。

帅方实归装,视此苦不切。

惟漕暨庾台,协心图扑灭。

移文责十连,义激词语辣。就檄刘权军,专城植铩?。

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

赖此所居民,犹苟旦暮活。

我闻此卒言,忧愤中肠热。

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

或恐汀邵寇,馀烬尚分裂。

或疑鼠狗徒,乘间敢窃发。

吾乡号乐国,目不见寸铁。

一闻钲鼓声,缩头畏如鳖。

新岁或讹言,城居竟搬挈。

丁男肩欲赪,稚女足不袜。

相顾莫为谋,去守将安决。

汝知诲盗谁,吾能为汝说。

年来民贼多,田里困根括。

单丁火亦追,逃户租尽刷。

猛虎政太苛,攘鸡手已滑。

剥床忍及肤,椎肌惨见血。

吏肥富薰天,民贫怨刻骨。

及此皆幸灾,狺险何聒聒。

古来盗贼兴,官吏去饕餮。

大者籍其家,小亦寘重罚。

人心知是非,端可以理折。

民贼尽芟夷,虽赏之不窃。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从京城来,时值己丑十月。
行经剑州道,不断遇见兵卒。
询问他们为何行,回答声带哭腔。
起初因汀州盐商频繁出现。
县官慌乱,连夜听闻帅令。
帅令捕兵,但兵士作乱。
加上江西贼寇,倚仗险要庇护巢穴。
以往误杀降者,遗留祸患更深。
贼党横行,争斗狡猾。
村庄四百,房屋被烧毁。
流离至昭阳,孤城危在旦夕。
帅正准备回家,对此深感痛心。
漕运和庾台官员同心,决心消灭贼寇。
文书责备十连,言辞激昂严厉。
檄文召刘权军,加强城防。
老尉勇敢对抗,百姓生活勉强维系。
我听士兵讲述,心中忧虑愤怒。
回家后,邻里团结备战。
担心汀邵贼寇余部,或有趁虚而入。
或疑恶徒作乱,家乡安宁不再。
号称乐土,却无武器自保。
听到战鼓,人人胆寒。
新年谣言四起,居民纷纷迁徙。
壮丁肩扛重物,孩童赤足无袜。
彼此无助,不知如何决策。
你可知防盗之策,我来告诉你。
近年来民贼横行,百姓田地受困。
连单身汉也受追捕,逃亡者租税全免。
苛政如猛虎,官吏贪婪成习。
剥削到肌肤,百姓痛苦见血。
官吏富贵熏天,百姓贫困刻骨。
他们幸灾乐祸,嚣张跋扈。
古来盗贼起,官吏贪婪才滋生。
大者抄家,小者严惩。
人心自有公论,道理可辨是非。
民贼清除,即使奖赏也不再偷窃。

注释

己丑: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指具体年份。
兵卒:士兵。
庾台:官署名,掌管仓储。
刘权军:可能指某位将领或军队。
贾勇:冒风险,显示勇气。
民贼:指危害人民的恶势力。
田里:农田,乡村。
攘鸡:比喻夺取微小利益。
剥床:比喻残酷剥削。
狺险:形容人嚣张跋扈。
饕餮:贪婪的人。
籍其家:抄家,没收财产。
芟夷:清除,消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通过自己从京师回到建剑间的经历,见证了沿途军卒的踪迹和盐商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混乱。诗中提到的“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等句子,显示了地方官府对于民变的紧急应对。

诗人还描述了江西地区的寇难,以及因误杀降卒而带来的后果,揭示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了对那些在乱世中仍能保持正直、抗击盗贼的人的赞扬,如“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等句子。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遭受战祸的忧虑和愤慨,以及对民众生活困顿的同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指出了官吏失职、贼盗横行的社会现实,并寄寓了一种对于秩序恢复的期望。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的个人经历记录,也是一段生动的历史写实,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信手阅清溪诗一首依韵即事

久雨妨好春,朝暮无休息。

出门欲有行,苔滑泥馀尺。

四望人烟稀,千山鸟声寂。

饕寒不肯归,青帝觉无力。

况有黄巾徒,邻郊渐相迫。

虐焰挺戈予,连车掠金帛。

王旅犹稽留,民兵半覆没。

羊狠来莫当,鼠窜去无迹。

践蹂清野尘,原草不能碧。

世运何乖张,生灵罹此厄。

丁壮抱枵肠,骈头受科率。

氛妖谁扫清,气象太窘窄。

书生忧国怀,半夜转加剧。

相倚如辅车,忍视为胡越。

富家太不仁,增价粜斗石。

但爱囊橐丰,不忧狗鼠黠。

甘为盗贮储,遑恤人饥渴。

凶渠曷日歼,苦潦何时歇。

作诗愧北征,聊以志岁月。

形式: 古风

送地栗与囊山应叟和尚

淤泥生莲花,不如生地栗。

莲花生好看,地栗却好吃。

看底只是虚,吃底却是实。

虚实总不如,般若波罗密。

形式: 古风

送表弟陈一鸣尧章入京

科目狭为途,英雄多短气。

宾贤诏一颁,应举纷如猬。

低心逐时趋,练语避忌讳。

得者固侥踰,失者徒歔欷。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

乡选亦孔艰,计台征以汇。

我尝校兰省,厥岁在乙未。

时收甲乙科,多是戊己尉。

国步矧多艰,志士发长喟。

襄蜀涨氛妖,江淮方鼎沸。

毛锥无能为,长剑使人畏。

朝能立寸功,暮可攫富贵。

二子趋玉京,道远不吝费。

进身假梯媒,流品孰泾渭。

世科藉此登,亲望始宽慰。

老我谬忧时,周嫠遑恤纬。

诸公忌生语,悉力攻谤诽。

藿食可充饥,荷裳尚堪衣。

功名付君等,山林吾有味。

形式: 古风

送春有感

东君行趣装,桃李事如梦。

蝶懒欲息游,莺老不好弄。

残红正可怜,更禁风雨送。

榆荚羞独飞,却恼杨花共。

去年于此时,客食红尘鬨。

眼看豪侠儿,跃马青丝鞚。

美姝舞娉婷,吹箫来紫凤。

开樽六一亭,偃盖飞来洞。

我亦强行吟,诗成和者众。

时序易推移,人事少閒空。

翻思年时乐,已如耳边哄。

清晓坐孤寺,晴曦照华栋。

沙平嘴带鸥,山远腰横蝀。

阅书眼倍明,拈笔手犹冻。

扫地焚甲煎,呼童开腊瓮。

汲井得甘泉,瀹茗试新贡。

短章写我怀,谩遣儿曹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