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比出疆以茶遗馆伴乃云茶皆中等此间于高丽界上置茶凡二十八九缗可得一胯皆上品也予力辩所自来谓所遗皆御前绝品他日相与烹试果居其次伤为猾夷所诮因得一诗

年来建茗甚纷纭,官焙私园总混真。

圆璧方圭青箬嫩,绛苞黄角綵题均。

未论洁白衷肠事,只贡膏油首面新。

世乏君谟与桑苧,翻令衡鉴入殊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近年来茶叶种类繁多,官家和私人园林里的都混杂不清。
圆形的茶饼和方形的茶砖,用青色箬叶包裹的都新鲜娇嫩,红色的茶苞和黄色的茶角上都标注着相同的标签。
不提那些外表的洁白,单说新茶的醇厚,
世间缺少像君谟和桑苧那样的鉴别大师,反而让好茶流入了远方的异国他乡。

注释

年来:近年来。
建茗:茶叶。
纷纭:种类繁多。
官焙:官家烘焙。
私园:私人园林。
总混真:混杂不清。
圆璧:圆形茶饼。
方圭:方形茶砖。
青箬嫩:青色箬叶包裹的新鲜。
绛苞:红色茶苞。
黄角:黄色茶角。
綵题均:标注相同。
未论:不提。
洁白衷肠事:外表的洁白。
膏油首面新:新茶的醇厚。
世乏:世间缺少。
君谟:指鉴别大师(如宋代的蔡襄)。
桑苧:古代对优质丝织品的称谓,这里比喻鉴别大师。
衡鉴:鉴别。
殊邻:远方的异国他乡。

鉴赏

这首宋诗名为《茶谣》,作者是曹勋。诗中曹勋描述了当时茶叶市场的复杂情况,官营和私人园林的茶叶混杂,品质良莠不齐。他提及了一些精致的茶品,如圆润的饼茶、方正的砖茶,以及用青箬包装的嫩叶,还有用彩色标签标明的茶叶。诗人强调,即使是上等茶叶,也不一定能保证其内在的纯净,因为市面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之品。

诗人感叹,世间缺少像君谟(蔡襄)那样的品茶大师和桑苧(优质的茶叶)来鉴别真伪,使得高品质的茶叶被误解或低估,甚至流入了遥远的异国(高丽)。他因此受到狡猾商人的嘲笑,表达了对茶业现状的忧虑和对自己未能分辨真伪的自嘲。

整首诗通过茶的品评,寓言了社会风气的混杂和真伪难辨,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公正评价和纯粹品茗艺术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初冬日怀先垄

中原金鼓未全衰,拜扫逢时泪满衣。

丘垄萧条应蔓草,松楸寂历想斜晖。

残骸漫向天南住,乡思空随雁北飞。

海上伤心一卮酒,梦魂先已酹重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初到阙下

墨敕双驰侍帝傍,何堪窘步入明光。

退风久作翻风翼,倦客何能久客梁。

野寺残僧思缓步,断桥流水忆寒香。

何时裋褐携筇去,数里松声细麦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呈时宰二首(其二)

不毛山海尽梯航,德洽重熙圣祚昌。

万国鼎新周礼乐,千官星拱舜衣裳。

惠沾圜土恩波阔,德及昆虫化日长。

天地至和昭感格,比闻甘露降番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呈时宰二首(其一)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

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

七十二君梁父禅,何时展采更东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