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赠维扬夏中玉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

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

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水调歌头·其二 赠维扬夏中玉》,其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两句,以神话中的仙人形象自比,表达诗人的超脱之志和对远方美好的向往。

接下来的“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景象,春风拂过长街,将花香送入细致描摹的小红楼中,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氛围。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三句,则将视野扩展至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长江。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用“谁是济川舟楫”来隐喻生命中的方向和选择,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的感慨。

随后,“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所赠之人的喜悦和赞赏。紫芝宇可能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或是特定的居所,而“儒雅更风流”则强调了这种气质或环境的独到之处。

接着,“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三句继续展示诗人的才华和个性。其中,“气吞虹”形象鲜明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而“才倚马”则是才情飞扬的写照,“烂银钩”可能暗示着精致而独特的艺术造诣。

“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和世俗所累的态度。年轻时的功名与世间纷扰,被比喻为雕鹗(一种猛禽)在秋天横空,既有壮丽之感,也不免带有一丝无奈。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三句,则是对诗人或所赠之人的艺术才华和超凡脱俗的境界的进一步描绘。其中,“行演丝纶天上”可能指的是书法或音乐等艺术形式在天地之间自由展现,而“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则是一种仙境般的生活状态。

最后,“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两句极尽描绘之能事。诗人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细腻描述——“落笔惊风雨”,展现了才华横溢、笔力千钧的境界;而“润色焕皇猷”则是对所创作作品给予观者的感官享受和心灵震撼的形象化表达。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春日舟行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

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

醉倚柁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

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

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

桂棹桃溪归后,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

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次吴斗南登云海亭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

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东坡引

绿波芳草路。别离记南浦。香云剪赠青丝缕。

钗分金半股。钗分金半股。阳关一曲声凄楚。

惹起离筵愁绪。梦魂拟逐征鸿去。行云无定据。

行云无定据。

形式: 词牌: 东坡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