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难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

管蔡与盗蹠,同气讵能迁。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

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稂莠并非适宜种植的作物,优良的稻谷共享同一片田地。
老农实在厌恶它们,怎能容忍这些与正时庄稼相悖的东西。
管仲和蔡叔如同盗跖,虽为同胞兄弟,行为却不能改变。
周公即使圣明,柳下惠即使贤良,他们并未因此而改变立场。
那拔除杂草的人真了不起,他知道何时该取舍,一切恰如其分。

注释

稂莠:野草。
嘉禾:优良的稻谷。
实:确实,实在。
恶之:厌恶它们。
捐:抛弃,放弃。
管蔡:指管仲和蔡叔,均为周朝人物,此处比喻不好的人。
盗蹠:春秋时期的大盗跖,比喻品行恶劣之人。
迁:改变。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以圣明著称。
妨:妨碍,阻碍。
柳惠:春秋时期的贤者,以廉洁自律闻名。
薅:拔除杂草。
取舍:选择和放弃。
然:这样,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农难》,主要表达了对农田管理中杂草与良苗共生问题的思考。诗中的"稂莠非所殖"形象地描绘了田间的杂草,这些并非适宜生长的作物,而"嘉禾共一田"则象征着良苗与杂草混杂在同一片土地上。诗人指出,老农深知杂草的危害,不愿与它们共存,暗示了去除杂草以保护良苗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管蔡和盗蹠的典故,比喻那些品行恶劣的人与正直之士同处一境,强调同类之间难以改变本质。然而,诗人引用周公和柳惠的例子,表明即使有圣贤如周公,或贤良如柳惠,他们也能与恶行者共处,但并不意味着认同或纵容。

最后,诗人赞叹那些能够果断除掉杂草(暗指清除恶人)的贤能之人,认为他们的取舍是明智的,体现了对公正和纯洁社会环境的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和道德净化的关切。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刑部厅看竹效孟郊体和永叔

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

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

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

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

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形式: 古风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其二)

摇摇墙头花,一一如舞娥。

春风买艳逸,艳逸此何多。

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

日光苦给给,鲁叟白波波。

人生若朝菌,不饮奈老何。

杨雄寂寞居,岂若阮生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其一)

摇摇墙头花,茜茜有好色。

高枝笑粲粲,低枝明皪皪。

但与风相撩,不与风相得。

风吹莫苦急,游子叹日昃。

彭祖与颜回,相去犹瞬息。

每观形影篇,曷在神所释。

不可废我吟,毕竟焉免白。

形式: 古风

刘八饮将散分得非休沐不得会

君非休沐时,兹会岂能得。

我无官局萦,幸尔预欢适。

莫辞冲雨归,归时乌帽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