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
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
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
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无奈和悲凉之情。"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表达了面对现实生活的虚幻感和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则是诗人在面对过往苦恼和失落时所持有的豁达态度,不再沉浸于过去的痛苦中。
接下来的"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抒写了时间带给人的无情变化,即使是珍贵如黄金之物,也无法留住时光流逝和生命老化的现实。最后两句"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表达了诗人通过劳动来确认自己的生活价值,同时也在思考古人的思想感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透露出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
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
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
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
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
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
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