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世

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

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

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

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眼前的一切都像梦境般虚幻,这样的幻境又能持续多久呢。
忧愁时放弃欢乐,事情过去后不要深陷悲伤。
白发不由人控制,黄金又能留给谁享用。
在农耕的烟火气中找到了铭记的志向,反而成为后人追思的对象。

注释

触目:眼前所见。
幻:虚幻。
几时:多久。
愁来:忧愁时。
舍:放弃。
吞悲:深陷悲伤。
白发:白发苍苍。
不由己:不由自主。
谁:给谁。
耕烟:农耕生活中的炊烟。
铭志:铭记的志向。
古人思:后人的追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无奈和悲凉之情。"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表达了面对现实生活的虚幻感和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则是诗人在面对过往苦恼和失落时所持有的豁达态度,不再沉浸于过去的痛苦中。

接下来的"白发不由己,黄金留待谁"抒写了时间带给人的无情变化,即使是珍贵如黄金之物,也无法留住时光流逝和生命老化的现实。最后两句"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表达了诗人通过劳动来确认自己的生活价值,同时也在思考古人的思想感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透露出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慈恩寺东楼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

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

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

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

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

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僧院松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

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