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泉寺

竹园无外事,秘殿夕阴生。

云起灵峰隐,风来宝铎鸣。

焚香流玉户,听鸟度金楹。

静心归正法,方此谢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园中灵泉寺的宁静与庄严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内外的景致与心境。

首先,“竹园无外事”,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静,竹园作为背景,象征着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秘殿夕阴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降临后,寺庙内弥漫的神秘与宁静,夕阳余晖与夜幕初降交织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云起灵峰隐,风来宝铎鸣”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如云雾缭绕的山峰与随风摇曳的宝铎(寺庙中的大钟),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神圣与超然。

“焚香流玉户,听鸟度金楹”描绘了寺庙内的日常仪式与自然之声的和谐共存。焚香不仅净化了空气,也净化了心灵,而鸟儿在金楹(柱子)间飞过的场景,更添了几分生动与生机。

最后,“静心归正法,方此谢尘缨”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心修行,回归佛法真谛,以此摆脱世俗烦恼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身修行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寺庙精神内涵的一种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泉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

徐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灵泉寺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

老僧披百纳,童子学三归。

宝刹临香地,星宫隐翠微。

谁怜漂泊者,于此遂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

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

悟理心无著,求缘塔有灵。

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灵泉寺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

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

稽首求真偈,观空息众缘。

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金山

中江一柱碧崚嶒,壁立千寻我独登。

梵呗波随招过客,钟声船载送归僧。

窗前白上浪三尺,岭上青堆云几层。

六代风流衰歇尽,凭栏感喟意难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