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

慈乌不远飞,孝子念先归。

而我独何事,四时心有违。

江海恋空积,波涛信来稀。

长为路傍食,著尽家中衣。

别剑不割物,离人难作威。

远行少僮仆,驱使无是非。

为性玩好尽,积愁心绪微。

始知时节驶,夏日非长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慈爱的乌鸦不会飞得太远,孝顺的孩子思念着先回家的人。
而我却为何无所事事,四季的心愿总是相违背。
如同江海深情却空虚,波涛的信件也越来越稀疏。
常常在路边觅食,家中的衣物也穿破无数。
离别时连剑都不忍挥,离人难以展现出威严。
远行的人身边缺少仆从,言行举止不再有是非判断。
因喜好之事耗尽精力,内心积压的忧愁越来越微弱。
这才明白时光飞逝,夏日的光辉并非永恒不变。

注释

慈乌:形容鸟儿的慈爱。
孝子:孝顺的儿子。
四时:四季。
违:违背。
江海:比喻深深的思乡之情。
空积:空虚累积。
路傍:路边。
著尽:穿破。
别剑:离别时的剑。
作威:展现威严。
远行:长途跋涉。
是非:对错。
积愁:积累的忧愁。
微:微弱。
时节驶:时光飞逝。
长辉:长久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两句“慈乌不远飞,孝子念先归”通过鸟儿归巢的自然景象,引出了人的孝顺之心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自问“而我独何事”,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处境和复杂的心绪。

接着,“四时心有违”则揭示出诗人内心对于季节变换的不适应和抵抗,可能是因为远行所致。下文“江海恋空积,波涛信来稀”描绘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以及因距离而导致的信息不畅。

“长为路傍食,著尽家中衣”则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物资的消耗,这里“衣”也可理解为生活资料的枯竭。紧接着,“别剑不割物,离人难作威”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立无援,以及难以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远行少僮仆,驱使无是非”则反映出旅途中的孤独和缺乏伴侣。最后,“为性玩好尽,积愁心绪微”表达了诗人对个性和兴趣的追求已经耗竭,而内心的忧虑却越积越多。

整首诗在尾声处转折至“始知时节驶,夏日非长辉”,诗人似乎突然醒悟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不再是悠长的夏日。这一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对家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个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挣扎。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远愁曲

飘飖何所从,遗冢行未逢。

东西不见人,哭向青青松。

此地有时尽,此哀无处容。

声翻太白云,泪洗蓝田峰。

水涉七八曲,山登千万重。

愿邀玄夜月,出视白日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连州吟(其一)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试为连州吟,泪下不可禁。

连山何连连,连天碧岑岑。

哀猿哭花死,子规裂客心。

兰芷结新佩,潇湘遗旧音。

怨声能剪弦,坐抚零落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连州吟(其二)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难任。

唯凭方寸灵,独夜万里寻。

方寻魂飘飖,南梦山岖嵚。

髣髴惊魍魉,悉窣闻枫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无所侵。

贤人多安排,俗士多虚钦。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

愿君保玄曜,壮志无自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连州吟(其三)

朝亦连州吟,暮亦连州吟。

连州果有信,一纸万里心。

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

南风嘶舜琯,苦竹动猿音。

万里愁一色,潇湘雨淫淫。

两剑忽相触,双蛟恣浮沈。

斗水正回斡,倒流安可禁。

空愁江海信,惊浪隔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