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莘老少监

一出承明七换麾,君恩复许上彤墀。

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

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后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从承明殿出来多次更换指挥权,君王恩典再次允许我踏上红毯
如同白衣苍狗变化无常,像未经雕琢的美玉和浑然天成的黄金都有固定的形态
天上的书籍繁多如旧,人间的时光却如流水般飞逝
鳌头就坐落在蓬莱山边,我期待着去摘取成熟的蟠桃,但那是在未来的某个时期

注释

出:宫殿名,指朝廷。
承明:古代宫殿名,象征君主。
麾:指挥权的标志或旗帜。
君恩:皇帝的恩赐。
彤墀:红色的台阶,代指皇宫。
白衣苍狗:比喻世事无常。
无常态:变化不定。
璞玉:未经雕琢的玉石。
浑金:天然的金子,比喻未加修饰的美。
定姿:固定的形态,不变的本质。
天上图书:指天宫的藏书,象征智慧和知识。
森似旧:繁多且有序,如同往昔。
人间岁月:指世俗的时间。
浪如驰: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鳌头:宫殿建筑顶部的装饰,象征权力中心。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蓬莱。
蟠桃:神话中长生不老的仙果。
熟后期:成熟的时候,未来某个时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寄给孙莘老少监的一首表达敬意与感慨之作。首句“一出承明七换麾”,描绘了孙莘老频繁更换职务,显示出他在朝廷中的活跃和受重视。"承明"代指朝廷,"麾"指军旗或官印,暗示其官职变迁之频繁。

次句“君恩复许上彤墀”,表达了对孙莘老得到皇恩,得以在重要场合活动的赞誉,"彤墀"指皇宫中的红色台阶,象征尊贵之地。

第三句“白衣苍狗无常态”,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变化莫测,而孙莘老却能保持不变的品质。“白衣”象征清高,“苍狗”则形容事物瞬息万变。

第四句“璞玉浑金有定姿”,将孙莘老比作未经雕琢的美玉和浑然天成的黄金,赞美他的内在品质和天赋异禀。

第五句“天上图书森似旧”,运用“图书”象征学问和智慧,表达对孙莘老学识渊博的敬佩,即使岁月流逝,他的学问依旧深沉。

最后一句“人间岁月浪如驰”和“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后期”,以“浪如驰”形容时光飞逝,"蓬山"暗指仙境,"蟠桃"为神话中长生不老的象征,寓意孙莘老的未来充满期待,有望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赞扬了孙莘老的才华、品格和仕途上的成就,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寄张文潜右史

解手亭皋才几月,春风已复动林塘。

稍迁右史公何泰,初阅除书国为狂。

日出想惊儒发冢,风行应罢女争桑。

东坡手种千株柳,闻说邦人比召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李公择郎中

节旄淮畔脱秋风,忽跨鲸鱼上碧空。

华秀两跗当重露,文成五色在高桐。

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礼乐隆。

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消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钱节

论月柴门不浪开,命车良为故人来。

茫然极目春千里,尚想愁肠日九回。

绿水池边聊复尔,黄粱枕上信悠哉。

何时共约参寥子,自撷青菁作饭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新息王令藏春坞

令尹才高寺为空,岁时行乐与民同。

旋开小坞藏春色,更制新声写土风。

客向樽前忘尔汝,路穿花去失西东。

无言妫女今焉在,桃李相传恨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