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郡思旧游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有幸能走向皇宫殿堂,却回想起侍奉在宫殿台阶的日子。
史官们都推崇我的正直,进谏的奏书无人敢偷窥。
一生中常常自视甚高,年老时却甘于这样的低微。
同僚们都已早早显达,不是因为我没有才华,只是时机总未到。
庭院里的槐树上宿鸟纷扰,台阶边的草丛里夜虫哀鸣。
如今白发已数不胜数,青云直上的机会却仍未可知。

注释

幸得:有幸能够。
趋紫殿:走向皇宫,紫殿指皇宫。
却忆:却回想起。
侍丹墀:在红色台阶上侍奉,丹墀指皇宫的台阶。
史笔:史官的笔,引申为历史记载。
众推直:大家都认为我很正直。
谏书:进谏的奏书。
人莫窥:没有人敢偷看,表示内容机密且立场坚定。
平生:一生中。
恒自负:常常自我评价很高。
垂老:年老。
此安卑:在这里安心于地位低下。
同类:同僚,相同职位的人。
先达:早已显达,指升迁得早。
非才:不是因为没有才能。
独后时:只是因为时机来得晚。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宿鸟乱:栖息的鸟儿纷扰,暗示心情不宁。
阶草:台阶旁的草。
夜虫悲:夜晚的虫子发出悲鸣声。
白发:白色的头发,象征年老。
无数:非常多。
青云: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未有期:还没有预期的时间,即不知道何时能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佐郡思旧游》,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无奈和淡然。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曾有幸参与皇宫中的盛大活动,但现在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那份荣耀。紫殿、丹墀都是皇家建筑的美称,象征着权力和尊贵。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历史的正直态度,以及他对于进谏不被采纳的无奈。在古代,史官负责记载史事,而进谏是臣子向君主提出建议的方式。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生自视甚高,但到了晚年却只能接受现实中的低微地位。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抱负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这两句诗说明了诗人周围的人都已经取得了成就,而自己却因为才华未被发现而显得落后。这表达了一种时代错位的孤独感。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寂寞。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渺茫的迷惘。白发象征着年岁已高,而青云则是遥不可及的志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荣耀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列宿光三署,仙郎直五宵。

时衣天子赐,厨膳大官调。

长乐钟应近,明光漏不遥。

黄门持被覆,侍女捧香烧。

笔为题诗点,灯缘起草挑。

竹喧交砌叶,柳亸拂窗条。

粉署荣新命,霜台忆旧僚。

名香播兰蕙,重价蕴琼瑶。

击水翻沧海,抟风透赤霄。

微才喜同舍,何幸忽闻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

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

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

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

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

不厌楚山路,祗怜襄水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

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害群应自慑,持法固须平。

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郭南处士宅,门外罗群峰。

胜概忽相引,春华今正浓。

山厨竹里爨,野碓藤间舂。

对酒云数片,捲帘花万重。

岩泉嗟到晚,州县欲归慵。

草色带朝雨,滩声兼夜钟。

爱兹清俗虑,何事老尘容。

况有林下约,转怀方外踪。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