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还家未暇拂尘衣,携被重来趁落晖。

省户鸣驺久分散,宫槐栖鹊共翻飞。

周庐见月风霾静,斜汉横空星斗稀。

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约梦西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还没来得及回家就整理衣服,带着被子再次趁着夕阳余晖归来。
宫廷门外的车马声早已散去,宫中的槐树上栖息的喜鹊一起飞翔。
在周庐(官署)中看到月亮,风停霾散,天空中星星稀疏。
身体多病,心情怯于清冷的禁地,只能在梦中依稀回到故乡的山峦。

注释

还家:回家。
未暇:来不及。
拂尘衣:整理衣服。
携被:带着被子。
落晖:夕阳。
省户:宫廷大门。
鸣驺:车马声。
久分散:早已散去。
宫槐:宫中的槐树。
栖鹊:栖息的喜鹊。
周庐:官署。
见月:看到月亮。
风霾静:风停霾散。
斜汉:倾斜的银河。
星斗稀:星星稀疏。
多病:身体多病。
心身:身心。
怯清禁:怯于清冷的环境。
故山:故乡的山。
梦西归:梦中西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诗人以回家的心情为线索,描述了他在省中值夜班后回家的情景。首句“还家未暇拂尘衣”表达了诗人急于回家的心情,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携被重来趁落晖”则描绘了他趁着夕阳余晖,带着被褥匆匆回家的画面。

接着,“省户鸣驺久分散,宫槐栖鹊共翻飞”写出了省中的宁静,马车声渐远,宫槐上栖息的喜鹊也被惊动,一起翻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周庐见月风霾静,斜汉横空星斗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洒在四周的房屋上,微风吹过,雾霾消散,天空中星星稀疏,显得格外清冷。

最后,“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约梦西归”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对皇宫禁地的敬畏,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熟悉的故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微妙感受,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无限黄花簇短篱,浊醪霜蟹正堪持。

坐曹漫尔誇勤瘁,割肉何妨诮诋欺。

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相縻。

茱萸插遍知人少,谈笑须公一解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张恕春莫

祇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

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

击柝自营何择地,餔糟同醉未须回。

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万里,年来羞上望乡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