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灵隐京尹节斋大资相公坚挽辞免

丛林虚得誉,无一补宗门。

有误王臣鉴,徒沾圣主恩。

岂堪持鈯斧,只合傍云根。

默感始终惠,此生难尽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冲所作的挽辞,表达了对退职官员节斋大资相公的敬意和对其免职决定的感慨。诗中以“丛林”比喻官场,暗示了节斋曾在此间获得赞誉,但这些荣誉并未实质性地为宗门带来益处。他可能在政治上有所失误,未能准确判断或执行职责,这让他感到愧对君主的信任。诗人认为节斋更适合隐居修行,像持鈯斧的隐士一样依傍山林,默默感受上天始终如一的恩惠。他感叹,对于节斋的经历和心境,自己难以用言语充分表达感激之情。整首诗寓含了对仕途浮沉的深沉思考和对个人归宿的哲理寄托。

收录诗词(90)

释道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五十一首(其四十三)

相国亲传黄檗心,移山新作古丛林。

大千沙界针锋许,十二峰峦岩壑深。

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风浩浩至于今。

禅流不负王臣意,行看祇园侧布金。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淳祐辛酉立秋后一日游鼓山

野径斜连石涧傍,草根昵昵语寒螀。

郊原经雨多秋意,庭院无人自夕阳。

风捲暮云归碧嶂,叶随野水入寒塘。

数家篱落枫林外,枳壳垂青菊绽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山相

天上星,眼中睛。星无悟人之意,睛无瞩物之情。

以理而会,自诚而明,究竟何曾有道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观音大士赞

一切音声相,是人听以耳。

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

非特以眼听,六根互为用。

当其互用时,根境不相杂。

譬如帝珠网,交光相融摄。

即此融摄相,各各住自位。

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

俾不离声色,透出声色海。

眼处若闻声,耳处得解脱。

共證十方空,同名观自在。

我作如是赞,定招妄语罪。

既招妄语罪,画者亦是妄。

画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实。

于非真实处,此相常现前。

应作如是观,是真法供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