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晚步园中见落叶如积感而作

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

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

衡茅望故里,渔钓寄馀生。

放逐逢艰岁,藜羹未敢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很久没去东园了,落叶覆盖的池塘已成一片平坦。
季节变换如此迅速,真是让人惊讶岁月的流转。
在简陋的茅草屋中遥望故乡,以渔猎为生是我余生的选择。
流放到这艰难的年景,即使是粗陋的野菜汤也不敢轻易忽视。

注释

东园:诗人常去的地方。
落叶:秋天的落叶。
曲池:弯曲的池塘。
遽:突然。
岁时:时节、岁月。
衡茅:简陋的茅草屋。
渔钓:以捕鱼和钓鱼为生。
放逐:被流放。
藜羹:粗陋的野菜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漫步于东园时所见的情景。开头两句“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表达了诗人对东园久未访问的遗憾,以及眼前落叶覆盖着弯曲的小池的情状。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久别故地,不免生出些许感慨。

接下来的“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则透露出秋风轻拂,使叶子纷纷扬扬,像是时间无声地流逝,令人感到岁月的飞逝和自然界变化的迅速。这里,“遽”字用得甚好,表达了落叶之多和季节变迁之快,让人不禁对时光易逝生出惊讶。

中间两句“衡茅望故里,渔钓寄馀生。”诗人通过眺望着远处的茅草地(衡茅)想象着自己的家乡(故里),而渔人则是借助渔钓来维持生活,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对归属感和生活艰辛的深刻体会。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园中,但心系远方,渴望回归自然和平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放逐逢艰岁,藜羹未敢轻。”则是诗人在叙述自己在经历了困难重重的年华之后,对待命运的态度。尽管已经历经沧桑,但对于生活中的苦难和不易,诗人仍旧保持着谦逊和敬畏之心,没有轻视这些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落叶、故里和艰辛岁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他对于自然界、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七月十五日希古生日以诗为寿

苍颜白发老祠官,邂逅淮扬一笑欢。

且可鲸吞卮满酒,行看鹗立豸拿冠。

寿觞满对秋风举,生日欣逢伏暑阑。

阅世祝公松柏寿,从来霜雪不能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七言

飞鸿归尽燕将还,亭院深沉人倚栏。

斜搭鞦韆寒食雨,已黄杨柳暮春寒。

密毬杏萼红如糁,半落梅花香未残。

人世年年非旧事,感时惟有泪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九日独游怀故人

故人分散在天涯,九日登临独叹嗟。

人世光阴催日日,乡闾时节自家家。

风烟满眼临秋尽,鼓角荒城送日斜。

取醉凭谁正乌帽,遣愁犹强插黄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月十八日梦中作闻雁诗

何日离燕碛,来投江上洲。

高鸣云际夜,冷度雨中秋。

缯缴远须避,稻粱寒未收。

春风归翼便,容易一冬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