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芸所作的《登司马墩》。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国家与亲情的深沉情感。
首联“司马今何在,乘风豁大观”,开篇即以疑问引入,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之中,同时引出登高远眺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豁达。
颔联“霜林千树赤,星野万家寒”,通过“霜林”、“赤”、“星野”、“寒”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霜林的红叶与星空下的寒冷村落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凄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古道多榛棘,青霄几羽翰”,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古道上的荆棘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而“青霄几羽翰”则寓意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理解。
尾联“君亲恩罔极,北望泪汍澜”,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君主和亲人的深厚情感。面对远方,诗人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生以及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