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登凤谷行窝振衣亭

斗室立四壁,山光未肯来。

三秋忽有思,今日一登台。

东海袖中出,西神杖底开。

临风吾欲醉,呼月为相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斗室立四壁,山光未肯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所处环境的简陋,暗示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三秋忽有思,今日一登台”表达了诗人因季节变换而生的思绪,以及决定登高远望的行动,流露出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东海袖中出,西神杖底开”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壮丽景象,仿佛大海从袖中涌出,神灵在杖下显现,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最后,“临风吾欲醉,呼月为相陪”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陶醉与喜悦,希望与明月一同分享这份美好,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

施阳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椿永恨歌

人言萱草忧可忘,我见萱花忧倍结。

前日见之广陵堂,使我踌躇生彷徨。

追思孝宗十一年,此日何日风何颠。

沙飞石走人事变,摧我庭椿不少延。

小椿幸托萱花边,萱花覆荫尤多年。

虽然寒暑更相易,炎风烈日无颠连。

小椿虽渐长,未遇阳和天。

幸今天道复转璇,雨露相滋渐觉鲜。

小椿叶已茂,正欲还覆萱。

谁知萱花力已尽,一旦萎谢秋风前。

小椿小椿苦摧折,悠悠此恨何时竭。

形式: 古风

对菊

我观高士传,如对菊花黄。

九日闲居惯,三秋古意长。

晚香酬雨露,傲骨斗风霜。

甲子义熙后,萧条松径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之普回乡二首(其一)

静重元公暂养高,泉亭何必学劳劳。

一天国老希梁栋,五邑门生遍李桃。

立起百年河内泽,来梳八月广陵涛。

阳春无不通民隐,卧辙讴歌满乐郊。

形式: 七言律诗

送之普回乡二首(其二)

三公出入本康侯,不必台星任去留。

化雨甘棠原有颂,春晖寸草未能酬。

昆源本铎欣重振,腐史金华庆再修。

竹马儿童徒解事,彩云天远更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