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其四)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屑]韵

翻译

在音乐厅中吹响胡笳,观赏聆听欢庆的美好时节。
急促的笛声与红色琴弦和鸣,清亮的歌声如白雪般凝练。
彩色凤凰庄严地飞来排列,黑色仙鹤纷纭成行跟随。
远离那郑国和卫国的俗乐,高雅的音乐才能令人愉悦。

注释

鸣笳:吹奏胡笳,一种古代乐器。
乐馆:音乐厅或娱乐场所。
眺听:远望并聆听。
欢芳节:欢乐美好的节日。
急管:快速演奏的管乐器。
韵朱弦:与红色琴弦的旋律相和谐,朱弦指代琴。
清歌:清澈嘹亮的歌声。
白雪:比喻歌声清冷高雅。
彩凤:彩色的凤凰,象征吉祥。
肃来仪:庄重地前来排列,展示礼仪。
玄鹤:黑色的鹤,常象征长寿或祥瑞。
成列:排列成行。
兹:这,此处指代低俗音乐。
郑卫声:郑国和卫国的音乐,常被视作轻浮的音乐风格。
雅音:高雅的音乐。
方可悦:才真正令人感到愉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乐场景,展示了古代宫廷中奢华而又典雅的文化艺术生活。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美好。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开篇即设定了场景:在一个宏伟壮丽的宫殿前,有乐队奏起了欢快的乐曲。这里,“鸣笳”指的是古代用于军中或宴会上的吹奏乐器,临乐馆则是指乐队所在的地方。眺听,即远远地倾听,这里的“欢芳节”是指美好和愉悦的时光。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诗人接着描述了音乐的细节,“急管韵朱弦”形容乐曲的激昂与古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的悠扬,而“清歌凝白雪”则是歌声之清澈,如同积雪一般纯净。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这两句描绘了观众的装扮和场面的庄重。彩凤指的是华丽的服饰,“肃来仪”则形容人们以庄严的礼仪入座;而“玄鹤”可能是指黑色羽毛的舞者或乐师,他们以整齐的队列出现。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往郑卫之地(古代著名的音乐中心)文化的追思,以及现在这场宴会中雅致声音所带来的愉悦。这里,“去兹”指的是过去,“郑卫声”是指那些流传下来的美妙乐曲,而“雅音方可悦”则表达了只有高雅的声音才能真正令人快慰。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服饰和场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盛世的繁华与文化艺术之美。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帝京篇十首(其五)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

万里赏瑶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帝京篇十首(其六)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语]韵

帝京篇十首(其七)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遇]韵

帝京篇十首(其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