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其六)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语]韵

翻译

乘坐华美的车盖离开芬芳的花园,划着精致的船桨在碧绿的水边漫游。
浮萍间日光斑斓交错,荷花处香气随风飘扬。
桂木船桨遍布河中,弹奏唱歌的声音在长岛上回荡。
何必要到汾河湾,那里才算是欢乐聚会的地方呢?

注释

飞盖:华美的车盖,指代豪华的车辆。
芳园:芳香的花园,美丽的园林。
兰桡:装饰精美的船桨,兰指香味,桡指船桨。
翠渚:翠绿的小洲或水边陆地。
萍间:浮萍之间。
日彩:日光的色彩。
乱:交错,纷乱的样子。
荷处:荷花所在之处。
香风:带有香气的微风。
桂楫:用桂木制成的船桨,桂木香味浓郁,这里形容船桨精美。
中川:河中央。
弦歌:弹琴和歌唱,泛指音乐娱乐活动。
长屿:长长的岛屿或沙洲。
岂必:何必,难道一定。
汾河曲:指汾河湾,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常作为欢聚之地的代称。
方为:才是。
欢宴所:欢乐宴会的场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融入宴游情趣的古诗。开篇“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两句,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马车快速前行,来到一个充满花香的园林,而驾车的人正沿着青翠的水边漫游。这里,“飞盖”指代迅速移动的车辆,“兰桡”则形象地描绘出水边的美丽景致。

接下来的“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园中之美:阳光透过水生植物(萍)闪耀着斑驳陆离的光辉,而在荷花盛开的地方,散发出阵阵清香,被微风轻轻扬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紧接着,“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两句,则将画面推向更为辽阔的空间:河流中充满了香气浓郁的桂木船只,而远处山峦间传来了悠扬的琴声和歌唱。这里,“桂楫”指的是用桂树制成的船,而“弦歌振长屿”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境。

最后,“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宴游地点的一种选择态度:并非一定要到著名的汾河之曲才能举行愉悦的宴会。这里的“岂必”表达了一种反问,意味着不仅限于那些知名的地方,而是任何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都能成为欢聚饮宴的理想场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以及对于简单而纯粹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帝京篇十首(其七)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遇]韵

帝京篇十首(其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陌]韵

帝京篇十首(其九)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帝京篇十首(其十)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形式: 排律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