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感慨。开篇“回首廿年前,赤子未泣隅”,以“廿年”前的孩童未哭诉,引出对往昔的追忆。接着“此时乃何时,埃霾翳前途”,通过“埃霾”比喻当时社会环境的浑浊与不公,暗示前途迷茫。
“饿累扶出疆,是为谁所驱”,描述了人民在饥饿与劳苦中被迫离乡背井,暗含对压迫者的控诉。接下来“北燕南适楚,触目悲有馀”,写出了人们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所见皆是悲凉之景,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与无奈。
最后“玉食策肥驷,俯仰惭诸居”,对比奢华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愧疚与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