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安道惠马

从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

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从老晋公。

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

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多年来我如同蓬乱的头发,身处破旧车马中的疲惫仆人。
我的诗才仅能与贫困中的张籍相比,得到马匹还得像老晋公那样谦逊。
夜晚起身去朝廷并非我所追求,清晨骑马寻乐又有谁能共享。
我习惯于骑着温顺的马在乡间游走,害怕听到疾驰的马蹄声如风般呼啸。

注释

从事:指从事的工作或生涯。
鬓似蓬:形容头发散乱,像蓬草一样。
穷张籍:张籍,唐代诗人,此处以贫穷形容他的生活状态。
老晋公:指唐朝宰相裴度,以其年老而有德望。
趋朝:前往朝廷。
款段:形容马行走缓慢,温顺。
骎骎:形容马奔跑迅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谢张安道惠马》。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对友情的感激。首句“从事年来鬓似蓬”表达了诗人多年仕途劳碌,岁月已在他鬓发上留下了痕迹,形象地刻画了他疲惫的形象。接着,“破车倦仆众人中”进一步描绘了他身处平凡之中的困顿,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以张籍自比,说自己作诗的才能仅能与贫困时的张籍相提并论,这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是自我激励。得到好友赠送的马匹后,诗人想到的是像老晋公那样珍惜这份馈赠,而非单纯的物质享受。

“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更愿意在清晨骑马出游,享受那份孤独的乐趣,而不是在朝堂上应酬。最后一句“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骑马慢行,欣赏乡间景色,对疾驰的马蹄声感到害怕,流露出他对悠闲生活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

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

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虚澄。

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其二)

十年初见范公园,知与钱塘结弟昆。

乐易向人无不可,疏慵怜我正忘言。

南迁却返逢北渡,远聘相过适近藩。

无复放怀哗笑语,挽诗空寄泪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其一)

遗直诵家声,持心本至诚。

何劳求皦察,所至自安平。

气象馀前辈,才华属后生。

飞腾看诸子,相继亦公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失题二首(其二)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