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首句“有城有城半芜没”,点明了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荒废破败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接着,“倔强当年开狡窟”一句,通过“狡窟”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暗指过去城市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法之地或复杂的人际关系,强调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深度。
“青缰白马成底事,魏得其狗空凌突”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青缰白马”象征过去的荣华与权力,“魏得其狗”则可能暗喻某位历史人物的得势与失势,而“空凌突”则表达了这种得势与失势的虚幻和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权力与荣华的易逝,以及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常。
“清淮不洗饕利魄,石马崔嵬化英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清淮不洗饕利魄”以“清淮”象征纯净与不变,而“饕利魄”则代表贪婪与欲望,表达了诗人对人性中贪婪一面的批判。后一句“石马崔嵬化英物”则是对历史中英雄人物的赞美,通过“石马”这一坚固、永恒的形象,象征着英雄人物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却如同山岳一般,永远屹立不倒。
最后,“据鞍浩叹为踟蹰,但有悲风起蓬勃”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时的感慨。诗人骑在马上,心中充满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感叹于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