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眷言一杯酒,悽怆起离忧。

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怀念那一杯酒,心中充满离别的悲伤。
夜晚的花朵飘散着露水的气息,幽暗的水流匆匆而过。
大雁排成一行飞向明亮的月光,虫鸣声在秋夜中回荡深远。
明天在河桥之上,又有谁与我共论那如仙舟般的梦想?

鉴赏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开篇“眷言一杯酒,悽怆起离忧”两句,用宴饮来寄托离别之情,通过“眷言”这一动词,传递出一种难以启齿的哀伤,而“悽怆”一词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悲凉。

接着,“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离别之愁。夜晚的花朵沾湿了露水,而河水则在黑暗中快速流动,这不仅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夜景,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两句,则是通过远处的大雁飞过明亮的月亮,以及秋夜中断续的虫鸣声,来烘托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也难以逃脱离别带来的哀愁。

最后,“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探询和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在询问,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站在桥上回望时,还有谁能与之一起讨论那些超脱尘世的仙舟呢?这里的“仙舟”不仅仅是逃离现实的一种象征,更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0)

李百药(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 字:重规
  • 籍贯:定州安平(今属河北)
  • 生卒年:565--648

相关古诗词

寄杨公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

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

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

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少年行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

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

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沈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安德山池宴集

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上才同振藻,小技谬连章。

怀音自兰室,徐步返山庄。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