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其十二)

衰草曾几何,盼盼春已绿。

百草向人欣,黄莺啭深谷。

会当秾李期,士女争相逐。

晨朝行泥中,日夕贮金屋。

恩遇亦靡常,君情多反覆。

絺绤不可风,古人其何赎。

音响非不谐,悽惋托丝竹。

弦断伫遥夜,沉吟空踯躅。

秋水照颜鬓,忧多损冰玉。

回忆春燕归,感化成衰辱。

不如未嫁时,素裳聊以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与人事变迁的深刻寓意。开篇“衰草曾几何,盼盼春已绿”,以衰草的短暂与春意的盎然对比,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接着“百草向人欣,黄莺啭深谷”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百草欣欣向荣,黄莺在山谷间鸣叫,充满活力与希望。

“会当秾李期,士女争相逐”则预示着美好的期待与追求,人们期待着繁花似锦的季节,如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晨朝行泥中,日夕贮金屋”又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清晨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傍晚却只能在金屋中孤寂等待,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恩遇亦靡常,君情多反覆”表达了情感的无常与变化,恩宠与爱情并非恒久不变,君主或伴侣的情感可能反复无常,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絺绤不可风,古人其何赎”则通过衣物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挽回的遗憾。“音响非不谐,悽惋托丝竹”说明即使音乐能表达内心的哀愁,但这种情感仍然难以排解。

“弦断伫遥夜,沉吟空踯躅”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无助,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痛苦。

“秋水照颜鬓,忧多损冰玉”通过自然界的秋水映照出人的容颜,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忧愁的侵蚀,使原本如冰玉般纯洁的品质受损。

最后“回忆春燕归,感化成衰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仿佛春燕的归来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失落。

“不如未嫁时,素裳聊以服”则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宁愿保持单纯与朴素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在复杂的人世间迷失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四季更替与人生百态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理想的破灭、情感的波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性。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其十三)

极寿鲜至百,城隍故复新。

知见留世间,国土迁人民。

浩浩阴风吹,凛凛松柏身。

已死勿复道,未死谁与陈。

未死笑已死,今人犹昔人。

智者向我言,人生如浮云。

豪杰与圣贤,终焉成灰尘。

丹液多所误,浮丘空有名。

有酒但须乐,安问毁且成。

此语不知道,大道忘身形。

彭殇岂足计,玄妙匪其珍。

荣枯还大化,所赖吾有心。

汎汎难为谋,抚弦鸣素琴。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更有游宕子,感化思乡邻。

岂知乡中土,亦有松下人。

久客伤新死,还家悲旧亲。

远道羡村井,故里怜他津。

人情相去住,欣戚同一真。

知且不可移,格格谁与平。

安得庖丁刃,为君易其心。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人有百岁忧,所忽在旦暮。

今夕不知明,茫茫竟何去。

为乐贵及时,景短心难御。

神仙如可求,执鞭亦欣慕。

缑氏山头鹤,到今过几度。

寸阴良足惜,莫以昔人误。

宣尼叹逝水,岂为遨游故。

崇德在尔躬,绝续起深惧。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十六)

凉猋起何处,浥露掩朝晞。

草色白未已,王孙寒不归。

本与我同襟,忽然捐重帏。

帏薄梦难同,秖要良人知。

自古多行役,亦有回车时。

岂不念昔者,新昏情孔痴。

情痴焉可久,昔心宁终违。

婉转盼今夕,寒月空相随。

今夕移他夕,谁知寒月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