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微之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和你何时能离开困顿的境地,像鱼儿向往江湖,鸟儿厌倦笼子。
离别后各自飘泊在海边,我们都屈身在官场,年华老去穿着绿色官服。
长久分别,音信断绝,虽然身处两地,遭遇却相似。
新年到来又勾起对彼此的回忆,柳条还未完全变绿,仿佛在期待春风的到来。

注释

何日:哪一天。
出屯蒙:离开困顿的境地。
鱼恋江湖:鱼儿向往广阔的水域。
鸟厌笼:鸟儿厌倦被囚禁的状态。
分手:离别。
沧海畔:海边。
折腰:屈身,指在官场中低头。
绿衫中:指低级官员的服饰。
三年隔阔:长时间的分离。
音尘断:没有音讯,断绝联系。
两地飘零:在不同的地方漂泊。
气味同:遭遇相似,处境相同。
新年劝相忆:新年时勾起对彼此的思念。
柳条黄软:柳条初春时的颜色和质地。
欲春风:期待春风的到来,象征生机和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忆微之》,创作于唐朝。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深切怀念之情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与亲友离别后的孤独感受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渴望自由、不忍离去的情境。"屯蒙"指的是边塞之地的军营,而"鱼恋江湖鸟厌笼"则是比喻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表达了对故土和亲友深厚的情感。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其中“沧海”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距离,而“绿衫”则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生的沧桑。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这两句表达了长时间的分别导致联系中断,以及尽管身处不同的地点,但内心所怀抱的往日情感依旧相似。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最后两句则是在新的岁首到来时,被周围的人劝酒,触发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忆,而“柳条黄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亲情友谊的追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深刻情感联系,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离别和怀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无长物

莫讶家居窄,无嫌活计贫。

只缘无长物,始得作闲人。

青竹单床簟,乌纱独幅巾。

其馀皆称是,亦足奉吾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无梦

老眼花前闇,春衣雨后寒。

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

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日高卧

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

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煖于春。

小青衣动桃根起,嫩绿醅浮竹叶新。

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

为问魏王堤岸下,何如同德寺门前。

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

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