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孔文谷先生的赞美和敬意。
首句“早上万言书,曾传玉殿胪”描绘了孔文谷先生早起撰写万言书,并将其呈递至皇宫的情景,显示了他的勤奋和才华。接着,“才非时所用,心与道相符”则揭示了孔文谷先生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才能并未在当时得到充分的施展,这可能是因为时代背景或政治环境的原因。然而,他内心坚守着道义,不为世俗所动。
“注易山名卜,为农谷似愚”进一步展现了孔文谷先生的生活态度和选择。他或许通过注释《易经》来寻求人生的方向,或是选择了一种接近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如同农民一样朴实无华。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真理和自然法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最后,“不因宾帝胄,事业讵能无”表达了对孔文谷先生事业成就的认可。即使没有借助权贵的帮助,他的事业也并非毫无建树。这句话既是对孔文谷先生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不畏艰难、自立自强精神的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文谷先生生活和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知识分子坚守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