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鸠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

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

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

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

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不能娶巧妇,以共营家室。

寄巢生子四散飞,一身有妇长相失。

夫妇之恩重太山,背恩弃义须臾间。

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

朝为亲戚暮仇敌,自古常嗟交道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鸣鸠》,通过对鸣鸠叫声的描绘,寓言了世间夫妻关系的微妙变化。诗中,诗人以阴雨天鸣鸠追逐配偶的情景开篇,象征着夫妻间的争吵与分离。当天气转晴,鸣鸠呼唤伴侣回归,表现出对家庭和睦的渴望,而妇人不愿立即回家,暗示了人性中的犹豫和固执。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老病体弱,对生活琐事敏感,尤其是听到鸣鸠叫声时的烦恼。他批评鸣鸠因拙笨而无法稳定婚姻,子女也因此分散,自身与伴侣分离。同时,他也感慨世事无常,人际关系复杂,如同鸣鸠一般,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的不易。

最后,诗人以鸣鸠的“至拙”与人心的“百态”相比较,揭示出人性的多变和复杂,以及在利益冲突面前的抉择。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展现了欧阳修的诗才和对生活的洞察。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南獠

洪宋区夏广,恢张际四维。

狂孽久不耸,民物含春熙。

耆稚适所尚,游泳光华时。

遽然摄提岁,南獠掠边陲。

予因叩村叟,此事曷如斯。

初似却人问,未语先涕垂。

收涕谢客问,为客陈始基。

抚水有上源,水浅山崄巇。

生民三千室,聚此天一涯。

狠勇复轻脱,性若鹿与麋。

男夫不耕凿,刀兵动相随。

宜融两境上,杀人取其赀。

因斯久久来,此寇易为羁。

鼠窃及蚁聚,近里焉敢窥。

势亦不久住,官军来即驰。

景德祥符后,时移事亦移。

四辅哲且善,天子仁又慈。

将军称招安,兵非羽林儿。

龙江一牧拙,逻骑材亦非。

威惠不兼济,徒以官力欺。

智略仍复短,从此难羁縻。

引兵卸甲岭,部阵自参差。

锋镝殊未接,士卒心先离。

奔走六吏死,明知国挫威。

自兹贼声震,直寇融州湄。

县宇及民庐,燬荡先孑遗。

利镞淬诸毒,中肤无药医。

长刀断人股,横尸满通逵。

妇人及孳产,驱负足始归。

堂堂过城戍,何人敢正窥。

外计削奏疏,一一闻宸闱。

赫尔天斯怒,选将兴王师。

精甲二万馀,猛毅如虎貔。

剑戟凛秋霜,旌棨闪朝曦。

八营与七萃,岂得多于兹。

外统三路进,小敌胡能为。

前驱已压境,后军犹未知。

逶迤至蛮域,但见空稻畦。

搜罗一月馀,不战师自罢。

荷戈莫言苦,负粮深可悲。

哀哉都督邮,无辜遭屠糜。

哓咋计不出,还出招安辞。

半降半来拒,蛮意犹狐疑。

厚以缯锦赠,狙心诈为卑。

戎帐草草起,贼戈蹑背挥。

我聆老叟言,不觉颦双眉。

吮毫兼叠简,占作南獠诗。

愿值采诗官,一敷于彤墀。

形式: 古风

尝新茶呈圣俞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誇。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

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

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暇蟆。

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幽谷泉

踏石弄泉流,寻源入幽谷。

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

溉稻满春畴,鸣渠绕茅屋。

生长饮泉甘,荫泉栽美木。

潺湲无春冬,日夜响山曲。

自言今白首,未惯逢朱毂。

顾我应可怪,每来听不足。

形式: 古风

幽谷晚饮

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

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

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

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

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

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环流席高荫,置酒当峥嵘。

是时新雨馀,日落山更明。

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

安得白玉琴,写以朱丝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