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晚饮

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

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

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

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

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

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环流席高荫,置酒当峥嵘。

是时新雨馀,日落山更明。

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

安得白玉琴,写以朱丝绳。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条小路深入茂密,已能听见流水声。
行走穿过碧绿竹林尽头,忽然看见青山横卧眼前。
山势环绕着幽深山谷,谷中的泉水在石潭中荡漾。
旁边生长着美好的林木,林中有悦耳的鸟儿鸣叫。
鸟儿的歌声让山谷更加宁静,树荫下的泉水影子清澈。
露水中的蝉鸣声微弱,风吹过泉水发出泠泠声。
口渴的心无需等待饮水,醉人的耳朵却在倾听中清醒。
感谢我的二三好友,一同分享山川沟壑的情怀。
我们围坐在高大的树荫下,举杯庆祝这壮丽的景色。
此时雨后初晴,夕阳照耀下山色更加鲜明。
山色已经令人喜爱,但泉水的声音难以长久聆听。
如何能得到一块白玉琴,用朱红色的丝线来谱写这山水之音。

注释

蒙密:茂密的树林。
流水声:流水的声音。
翠筱:翠绿的细竹。
青山横:横亘的青山。
谷泉:山谷中的泉水。
石泓:石潭。
好鸟鸣:悦耳的鸟鸣。
谷中静:山谷的宁静。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景色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阳修在幽深山谷中的一次晚饮经历。首句"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以小径深入,流水潺潺的环境渲染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通过行走过程中的视觉变化,展现出山色的突然出现,给人惊喜。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进一步描绘山谷的深邃和泉水的清澈,"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鸟鸣与泉声交织,增添了生机与和谐。"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通过鸟鸣和清凉的环境,表现了山谷的静谧与宜人。

"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蝉鸣与风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诗人被美景所吸引,虽未饮酒却已陶醉。"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表达了与朋友共享山水之乐的愉悦。

最后,"环流席高荫,置酒当峥嵘",诗人与朋友们在高大树荫下设宴,享受这山川之美。"是时新雨馀,日落山更明",新雨过后,夕阳映照下的山色更加鲜明。"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诗人感叹美景难以长久停留,期待能以琴声记录此刻。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欧阳修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庭前两好树

庭前两好树,日夕欣相对。

风霜岁苦晚,枝叶常葱翠。

午眠背清阴,露坐荫高盖。

东城桃李月,车马倾阛阓。

而我不出门,依然伴憔悴。

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

君子固有常,小人多变态。

形式: 古风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一)

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

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可。

自非因谗逐,决去焉能果。

前时永阳谪,谁与脱缰锁。

山气无四时,幽花常婀娜。

石泉咽然鸣,野艳笑而傞。

宾欢正諠哗,翁醉已岌峨。

我乐世所悲,众驰予坎轲。

惟兹三二子,嗜好其同颇。

因归谢岩石,为我刻其左。

形式: 古风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形式: 古风

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

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

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嘷。

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誇娇饶。

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

京师少年殊好尚,意气横出争雄豪。

清樽美酒不辄饮,千金争买红颜韶。

莫令少年闻我语,笑我乖僻遭讥嘲。

或被偷开两家笼,纵此二物令逍遥。

兔奔沧海却入明月窟,鹤飞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