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积功堂联

积累譬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功修无幸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积累譬为山”开篇,形象地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如同堆砌高山,每一步都坚实可靠,无论是寸进还是尺进,都是实实在在的努力成果。接着,“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进一步强调了积累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珍惜和肯定。

后半部分“功修无幸获”,指出通过不懈努力和修行,最终必然获得相应的回报,没有侥幸之说,强调了因果律的自然法则。紧接着,“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运用了农事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付出与收获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无论播种何种作物,都会得到相应的果实,寓意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即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正确的行动,最终能够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积累、注重实践、强调因果报应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副对联仍然具有极高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和智慧,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赠曾国藩联

退之工文辞,学者从而师事;

司马相中国,远人服其威名。

形式: 对联

九曲桥亭联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形式: 对联

于谦祠联

明月梅花,拜祁连高冢;疾风劲草,识板荡忠臣。

形式: 对联

杭州安徽会馆联

游宦到钱塘,饮水思源,喜两浙东西,与歙浦江流相接;

钟灵自灊岳,登高望远,问双峰南北,比皖公山色何如。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