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参徒睡不脱衣

孤舟共渡有夤缘,一众相依岂偶然。

但我住山随处所,不令衲子脱衣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代释怀深和尚的《诫参徒睡不脱衣》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修行中的重要理念。诗中通过“孤舟共渡”、“一众相依”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之间的相互扶持与依赖。孤舟象征着修行路上的孤独与挑战,而“共渡”则强调了同修之间共同面对困难的重要性。一众相依,则进一步强调了群体力量与相互支持在修行过程中的价值。

接着,“但我住山随处所,不令衲子脱衣眠。”这两句诗则直接点明了修行的实质和目的。住山,意味着远离尘嚣,深入内心,寻求精神的净化与提升。这里的“不令衲子脱衣眠”,既是对僧侣生活纪律的强调,也是对修行者保持警觉、不放逸的提醒。脱衣眠,可以理解为放弃世俗的舒适与安逸,全身心投入到修行之中,不被外在的诱惑所动摇。

整首诗简洁有力,寓含深刻哲理,不仅反映了佛教修行中的自律与坚持,也体现了对同修间互助共进精神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释怀深和尚对修行者自我超越、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关怀与指导。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寄邃首座

投老西山百不为,把茅是处可幽栖。

太湖三万六千顷,天与山僧作虎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一)

寒拾长谈苦口禅,无人领解许多年。

如今拽转家风也,好把泥牛痛下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二)

丰干漏泄因饶舌,描邈虚空总是渠。

翻笑闾丘无鼻孔,灶前礼拜觅文殊。

形式: 七言绝句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三)

聚头作相都休问,那事如何为举扬。

放得肚皮沧海阔,世间无物不包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