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怀瓢所

积雨抱幽独,斋舍何寥寥。

缅怀博陵子,隐处唯一瓢。

濯足双涧深,行歌七岩遥。

如何在城市,巾舄生尘嚣。

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

相思不可见,梦落寒江潮。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雨中怀瓢所》描绘了诗人在积雨中的孤独心境。首句“积雨抱幽独”以雨水的连绵象征诗人心中的孤寂,斋舍的“何寥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怀念起博陵子这位隐士,他的生活简朴,仅有一瓢饮,寓言了诗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濯足双涧深,行歌七岩遥”通过想象自己在山涧洗涤双脚,悠然行歌于岩间,展现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由自在生活,与现实的城市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巾舄生尘嚣”则直接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渴望。

后两句“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借景抒情,以蕙草和松花的凋零象征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易逝,以及与心上人的相思之情无法相见的无奈。最后,“梦落寒江潮”以梦境收束,表达了诗人期待能在梦中与所思之人共度寒江潮水,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夏日过憩天王寺

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

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

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

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

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

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

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

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

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

形式: 古风

经友人故宅

策马孤城下,经过泪盈襟。

开门絓蟏蛸,井灶莓苔深。

念彼泉下人,悽然杳难寻。

萧条故篱菊,识我平生心。

揽辔向前路,徘徊出寒林。

谁知山阳笛,恻怆犹至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别陈平叔归黄山

置酒雁峰上,酣歌豁冲襟。

临觞不尽醉,何以慰我心。

望望遥天云,苍苍远州树。

落日波上风,残钟鸟边屿。

此别虽未远,重来复何时。

论交愧知己,握手翻成悲。

君卧黄山云,我弄沧洲月。

云月两悠悠,相思坐超忽。

形式: 古风

思诚斋为曾照磨赋

冲漠窅无眹,苍苍但幽玄。

仲尼既摽本,兹道常豁然。

末流矜小智,百伪汨其天。

达人贵精一,思将体乎乾。

斋居澹而默,万汇纷我前。

浑沦灵台奥,缅尔太极先。

众妙倏有契,洞然冰鉴悬。

始从勿妄语,终以谐圣贤。

谁欤洓水翁,千载感微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