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间朱丹,三湘五岭间。充庖资爽口,泛酒助?□。

种色思圆月,丛生忆小山。

郤枝曾入手,招隐更聊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远方山水的无限留恋。

“青紫间朱丹,三湘五岭间。”诗人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山川,青、紫、朱丹等词汇交织出一幅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画面。其中,“三湘”通常指代湖南地区,这里的“五岭”可能是对中国古代以五岭山脉为界的地方的一种泛称,通过这样的地理标志性元素,诗人勾勒出一片广袤的自然风光。

“充庖资爽口,泛酒助?□。”这里似乎是在描写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景,其中“充庖”可能是指山间清泉,“资爽口”则意味着泉水甘美可饮。然而“泛酒助?□”一句显得有些断续和模糊,可能是原文中有字词已经遗失或难以辨识,这里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诗人的意图。

“种色思圆月,丛生忆小山。”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美好事物的回忆和追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这里,“种色”可能是指花草之类的自然景象,而“圆月”与“小山”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代表着和谐、完美和宁静。

“郤枝曾入手,招隐更聊攀。”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顾。诗人提及自己曾亲手触摸过山间的树枝,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接触,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这里的“招隐”和“聊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向往,以及希望能够与之保持某种形式的联系。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桂林资圣寺

八桂提封接九疑,宝坊游览负心期。

栴檀未睹生天像,琬琰空传置寺碑。

白玉毫光应照我,黄金色相竟留谁。

灵川他日香云里,莫道凡夫见佛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未展蓁蓁叶,先开灼灼华。

武陵迷境域,御宿接烟霞。

投我畴为报,偷儿孰是家。

春风南北起,别有洛阳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鞭石滔滔远,填乌岁岁新。

七星横巨浸,半月映长津。

永固骞崩势,终无揭厉因。

时逢题柱客,不见脱辀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