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芳树》,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诗中以“芳树”为对象,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树木以情感和意识,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芳树汝藉汝阴”,以“汝”字直接称呼芳树,仿佛在对树进行对话,营造出一种亲切而亲密的氛围。接着,“芳树汝独何心”一句,诗人转向对树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提出疑问,引人思考树木与人类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联系或共鸣。
接下来的几句“我有步光剑,切玉不切泥;我有昆吾刀,杀牛不杀鸡”,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拥有的宝剑和宝刀,暗示了力量与选择的对比。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力量的拥有,更隐含了对如何使用力量的思考,以及对不同事物应采取的不同态度。
最后,“我于汝,奈之何哉,双睫淫淫涕交注。腹转车轮自归去,旦晚寒阴湿生蠹。”诗人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高潮。面对芳树,他似乎感到了无尽的哀伤与无奈,泪水如雨般落下,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慨。同时,通过“腹转车轮自归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而“旦晚寒阴湿生蠹”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芳树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