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思圣堂

汶上鲁中都,哲人宰兹邑。

石刻思圣堂,后人知仰德。

污池困飞龙,鸾凤栖枳棘。

天意人岂知,来者三叹息。

立言泽万世,贫贱何足惜。

再拜登故台,敛衽拱而立。

恍如梦见之,受教开茅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胡祇遹的《题思圣堂》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诗中首先点明地点为汶上鲁中都,此处曾有哲人治理,留下深刻影响。石刻的“思圣堂”不仅见证了这位哲人的存在,也寄托了后人对其品德的崇敬。

接着,诗人通过“污池困飞龙,鸾凤栖枳棘”的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压抑的感慨。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着“来者”能改变这种局面。

“天意人岂知,来者三叹息”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似乎在说,天意难测,但总有后来之人能洞察先机,有所作为。这三声叹息,既是对于现状的哀叹,也是对于未来的期盼。

最后,“立言泽万世,贫贱何足惜”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留下有价值的思想比物质上的富足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哲人精神的赞扬,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传播智慧之人的鼓励。

“再拜登故台,敛衽拱而立”描述了诗人面对思圣堂时的恭敬态度,仿佛与历史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而“恍如梦见之,受教开茅塞”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访问,内心得到了启迪,思想得到了升华。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寄予的希望。

收录诗词(1)

胡祇遹(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山林寺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暝烟,长歌下前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璜溪书院

公馀雨方歇,策马城北郭。

柳侯读书处,鱼鸟尚欣跃。

凿池引泉流,种树满山脚。

穷堂峙碧阜,风露栖轩箔。

湘南富奇峰,湘山互经络。

斯文自元气,万古犹如昨。

相从二三子,暂解尘缨缚。

廓我仁智心,饱此山水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丙戌冬至衡阳食柑

衡阳冬犹温,长至似春日。

朝盘富笋蔬,夜砌响蟋蟀。

白酒如玉膏,黄柑饱霜实。

更阑裌衣坐,灯火不欲即。

三年江之南,光景去如失。

匆匆节序时,无岁宁家室。

宗祏香火寒,牢醴谁致洁。

三雏隔两地,不得遂顾恤。

劳生分有数,敢但念安逸。

不虞与求全,世或不可必。

官事未易了,应止筋力率。

漳东二顷田,亦粗给粳秫。

形式: 古风

衡阳村院得杖材寄徐容斋

放舟清湘波,系舟湘水曲。

落日红露生,蔽映两岸绿。

衲衣何处僧,揖客看修竹。

攀缘入幽深,松桂荐芬馥。

轻飙振裳衣,馀韵久回复。

亭亭小梅花,却立野人屋。

萧然方出林,碧玉万竿矗。

敢攀箨龙新,请乞老枝蹙。

诗翁澹古思,与汝交不渎。

往登读书堂,清修配佳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