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怀古

灵岩寺古树森罗,满目兴亡落逝波。

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

歌台日暖游麋鹿,禁苑风高走骆驼。

却羡老僧无一事,自携瓶锡入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灵岩寺四周古树繁茂,眼前尽是历史兴衰的波澜。
越国的船只载着西施离去,楚王宫殿曾有过北方人的足迹。
昔日的歌台如今阳光温暖,麋鹿自由游荡;皇宫禁苑风吹过,骆驼奔跑其中。
我羡慕那老僧无烦事,只身提着锡杖步入幽深的山林。

注释

灵岩寺:指一处古老的寺庙。
森罗:形容树木众多。
兴亡落逝波:历史的盛衰变迁。
越相:越国的宰相或使者。
西子:代指美女西施。
楚王宫:楚国的皇宫。
歌台:古代用于唱歌的平台。
游麋鹿:形容环境宁静,动物自由活动。
禁苑:皇家园林。
老僧:年长的僧人。
瓶锡:僧人的行囊,通常包括水瓶和锡杖。
烟萝:指深山中的云雾缭绕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古寺与流逝时光的画面。"灵岩寺古树森罗,满目兴亡落逝波"两句,以灵岩寺为背景,通过古树参天、阴影婆娑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与今日凋零的感慨。

接下来的"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两句,则是借历史事件烘托诗人的哀婉情怀。"越相舟中西子"指的是古代美女西施被迫乘船前往吴国的悲剧,而"楚王宫里北人过"则可能暗示着南北朝时期人民的流离失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民生疾苦的深切感受。

诗歌的后半段转而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的生活状态。"歌台日暖游麋鹿,禁苑风高走骆驼"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春日暖阳中的生机与秋风凛冽中的萧瑟,隐喻着诗人在动荡世事中寻求心灵的平静。

最后,"却羡老僧无一事,自携瓶锡入烟萝"两句,则是对出家人的悠然生活的向往。老僧不问世事,只身带着简单的行囊,走进缭绕在山林间的迷雾之中,这份超脱红尘、无忧无虑的境界,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所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以及对僧人的生涯的羡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邳州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京口野望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

南徐白昼虎成阵,北固黄昏鸦打围。

乱后江山元历历,愁边杨柳极依依。

棹歌渔子无些事,网得时鱼换酒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函谷关

西风吹我度函关,古壑泉声静自閒。

老子骑牛沙上去,仙人化鹤苑中还。

断崖木脱悬残日,绝域云横失好山。

旧说度关珠履客,一声鸡唱翠微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徐雪江即事

万里起青烟,旌旗若涌泉。

国家开气数,陵谷见推迁。

避难浑无地,偷生赖有天。

夜来闻大母,已自纳降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