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就像驿站的过客,随意东西漂泊,夜晚睡在荒凉的邮站,四周墙壁空荡荡。
家乡的梦境开始在灯光之外浮现,客居的忧虑常常混杂在雨声之中。
淮南地区火灾之后,居民稀少,河北前线的战鼓声却显得格外雄壮。
在这万里离别之中,内心痛苦万分,何时才能把家书寄给南飞的大雁呢?

注释

身:比喻自己。
传舍:古代供行人休息的驿站。
任西东:随意往西或往东,形容漂泊不定。
夜榻:夜晚的床铺。
荒邮:荒废的邮站。
乡梦:对家乡的梦。
灯影外:灯光照不到的地方,象征远方。
客愁:旅人的忧愁。
雨声:作为环境描写,衬托孤独和思乡之情。
淮南火后:指经历过战火后的淮南地区。
居民少:人口稀疏。
河北兵前:河北前线。
战鼓雄:战争的鼓声激昂。
别离:分离。
心正苦:内心极其痛苦。
帛书:古代用丝绸写的信。
归鸿:南飞的大雁,常用来寄托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两句通过比喻和环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和内心的寂寞。"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则透露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常伴随着夜晚的寂静和雨声。

接下来的两句"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描述了一场灾难后的荒凉景象以及战乱频仍的情况,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希望通过信件与亲人联系起来的迫切心情。这里的"帛书"指的是古代用丝绸作为信纸写成的书信,而"寄归鸿"则是希望这些书信能够像大雁一样,带着信息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家人的身边。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感受的精细描摹,展现了游子对家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口野望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

南徐白昼虎成阵,北固黄昏鸦打围。

乱后江山元历历,愁边杨柳极依依。

棹歌渔子无些事,网得时鱼换酒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函谷关

西风吹我度函关,古壑泉声静自閒。

老子骑牛沙上去,仙人化鹤苑中还。

断崖木脱悬残日,绝域云横失好山。

旧说度关珠履客,一声鸡唱翠微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徐雪江即事

万里起青烟,旌旗若涌泉。

国家开气数,陵谷见推迁。

避难浑无地,偷生赖有天。

夜来闻大母,已自纳降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孟津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