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卿遗青䭀饭兼之一绝聊用荅谢

传得三元䭀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

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

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

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生活的仙卿,其生活安逸自在,且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趣。开篇“传得三元䭀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两句,便点出了仙卿之名及其神秘的存在,给人以神仙中人的联想。

接下来的“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四字生动地展现了仙卿生活的一隅。这里的“分泉过屋”形象地描绘出泉水从房前流过,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而“舂青稻”则透露出隐居者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紧接着,“拂雾彯衣折紫茎”更是仙境生活的一种写实,既表现了仙卿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

“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仙卿生活的意境。这里的“蒸处”暗示着一种神秘的炼丹养生的过程,而“不教双鹤见”则是对隐居者隐私生活的一种尊重和保护。至于“服来唯怕五云生”,则是在表达仙卿对于尘世间纷争与欲望的淡漠,恐惧的是这种尘世之气会破坏其清净的生活环境。

诗歌的最后,“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两句,更是将仙卿超然物外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草堂空坐无饥色”形象地描绘出仙卿在自然中安贫乐道、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时把金津漱一声”则是在表现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仿佛每一次饮用山间清泉,都能洗涤尘俗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卿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超脱尘世的深刻向往。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

十日来来旷奉公,闭门无事忌春风。

虫丝度日萦琴荐,蛀粉经时落酒筒。

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

慇勤莫怪求医切,只为山樱欲放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

绀甲青筐染菭衣,岛夷初寄北人时。

离居定有石帆觉,失伴唯应海月知。

族类分明连璅?,形容好个似蟛蜞。

病中无用霜螯处,寄与夫君左手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

一夜春光绽绛囊,碧油枝上昼煌煌。

风匀秖似调红露,日暖唯忧化赤霜。

火齐满枝烧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阳。

不知桂树知情否,无限同游阻陆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

瘿床闲卧昼迢迢,唯把真如慰寂寥。

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

药前美禄应难断,枕上芳辰岂易销。

看取病来多少日,早梅零落玉华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