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久雨淋漓天亦厌,一声霹雳洗层阴。

青山愁似故人面,初日明如烈士心。

扫石安排朝晒药,约僧准备晚听琴。

清宵那更当三五,剩把金樽对月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长久的雨势让天空也感到厌倦,一声雷鸣清洗了层层阴霾。
青山的面容仿佛老朋友的愁容,初升的太阳明亮得如同烈士的决心。
清扫石头,打算早晨晾晒草药,邀请僧人准备傍晚听我弹琴。
清冷的夜晚怎能错过十五的月亮,只剩下金杯对着明月独自斟酒。

注释

久雨:长时间的雨。
淋漓:连续不断。
天亦厌:连天也感到厌倦。
霹雳:雷声。
层阴:层层阴云。
青山:青翠的山峦。
愁似:像。
故人面:老朋友的脸庞。
初日:朝阳。
烈士心:坚定的决心。
扫石:清扫石头。
朝晒药:早晨晾晒草药。
约僧:邀请僧人。
晚听琴:傍晚听琴。
清宵:清冷的夜晚。
三五:指农历十五。
金樽:金杯。
对月斟:对着月亮斟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牥的《喜晴》,描绘了久雨之后突然放晴的喜悦心情。首联"久雨淋漓天亦厌,一声霹雳洗层阴",生动地写出连绵阴雨后,天空中响起雷声,仿佛上天也厌倦了阴霾,以霹雳之威一扫阴沉的气氛。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将青山比作愁容满面的老友,初升的太阳则象征着烈士般刚毅不屈的心灵,形象地表达了雨后清新气象带来的振奋。

颔联"青山愁似故人面,初日明如烈士心"富有画面感,山色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青翠,如同老朋友重逢后的舒展,而明亮的日出则寓意着希望和坚韧。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对理想的坚守。

颈联"扫石安排朝晒药,约僧准备晚听琴",写诗人趁晴天整理药材,邀请僧侣共赏晚间的琴音,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艺术的热爱。

尾联"清宵那更当三五,剩把金樽对月斟",在如此美好的夜晚,诗人不愿错过良辰美景,独自举杯邀月,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晴朗天气的喜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宋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7)

潘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 号:紫岩
  • 籍贯:福州富沙(今属福建)
  • 生卒年:fāng)(1204——1246

相关古诗词

黄罴岭

黄茅迷远近,不见一人行。

信步未知险,回头方可惊。

路由高顶过,云在半腰生。

落日无栖止,飘飘自问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岭(其一)

才登西岭路,诗思便能清。

栈道云间没,篮舆壁上行。

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

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道士造箓

不见东山谢紫虚,时时独自撚吟须。

常凭香案监抄箓,时点朱砂为订符。

日里惯曾参宝语,夜深梦必入清都。

此心却恐多君事,废了工夫火一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瑞香

爱极愁风雨,移根入画檐。

色过袍样紫,香带蜜脾甜。

密叶团团护,幽枝岁岁添。

芬芳无著处,一月在书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