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登西岭路,诗思便能清。
栈道云间没,篮舆壁上行。
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
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牥的《登岭(其一)》,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才登西岭路”,表达了诗人刚刚踏上西岭之路,即刻感受到清新诗思的涌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创作灵感。接下来的“栈道云间没,篮舆壁上行”两句,通过描绘栈道隐没于云端,乘着竹篮小车在峭壁间穿行的画面,生动地刻画了山路的险峻和旅途的艰辛。
“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野性,远处山峦中偶尔可见猛虎的身影,而山谷深处则传来夏日莺鸟的鸣叫,动静结合,增添了旅程的神秘与生机。最后一句“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距离虽近,但因山路崎岖,名山寺庙似乎还隔着遥远的距离,需要花费两天的时间才能抵达,突出了行程的艰难和对目的地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和自然景色的壮丽,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名山寺庙的期待。
不详
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不见东山谢紫虚,时时独自撚吟须。
常凭香案监抄箓,时点朱砂为订符。
日里惯曾参宝语,夜深梦必入清都。
此心却恐多君事,废了工夫火一铢。
爱极愁风雨,移根入画檐。
色过袍样紫,香带蜜脾甜。
密叶团团护,幽枝岁岁添。
芬芳无著处,一月在书签。
今岁分成第几房,刳松为屋蜜为粮。
门临花圃身长逸,架近松窗蜡渐香。
长日去凭双翅远,有时淡染半腰黄。
西园风雨无堪采,待得天晴出未忙。
万里鲸波一苇航,坐移楚畹置吾傍。
叶侵海气三分瘦,花比家山一样香。
灌溉预先收露水,栽培偏爱近朝阳。
莫教晚节侪萧艾,我欲归来结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