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至南剑州大雨寄泉州许通判

路绕溪回不计程,行邮今复宿延平。

阴云藏月不知处,急雨落天无数声。

病起尚疑群蚁斗,梦馀初听一鸡鸣。

泉山去岁同游赏,惟有神君识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山路曲折,行程无法计量,今日行邮又在延平过夜。
乌云遮住月亮,不知它隐藏何处,急骤的雨声不断落下。
病后起身还怀疑是群蚁争斗,梦醒后才听见一鸡啼鸣。
去年与友人一同游览泉山,只有神君能理解这份情感。

注释

路:山路。
绕:弯曲。
溪:小溪。
程:路程。
行邮:传递邮件的人。
复:再次。
宿:过夜。
延平:地名。
阴云:乌云。
藏:隐藏。
月:月亮。
知:知道。
急雨:急骤的雨。
落:落下。
天:天空。
无数:无尽。
病起:病后起身。
尚:还。
疑:怀疑。
群蚁斗:群蚁争斗。
梦馀:梦醒后。
初:刚刚。
一鸡鸣:一声鸡叫。
泉山:地名,可能指某个有泉水的山。
去岁:去年。
同游赏:一同游览欣赏。
惟有:只有。
神君:泛指有灵性的神或知己。
识:理解。
此情:这种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上元至南剑州大雨寄泉州许通判》。诗中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遭遇大雨的情景。首句“路绕溪回不计程”写出了道路曲折,难以计数路程,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次句“行邮今复宿延平”点明了诗人因雨而留宿在延平。

第三句“阴云藏月不知处”描绘了雨夜中的景象,月光被乌云遮蔽,显得迷茫而神秘。第四句“急雨落天无数声”则直接刻画了雨势之大,雨声嘈杂,如同无数声音敲打在天际。

第五句“病起尚疑群蚁斗”暗示了诗人身体不适,连雨声都让他联想到群蚁相斗,心境不佳。第六句“梦馀初听一鸡鸣”,在雨后的宁静中,诗人醒来听到远处传来的一声鸡鸣,更显孤独和寂寥。

最后两句“泉山去岁同游赏,惟有神君识此情”表达了诗人对去年与友人一同游赏泉山的美好回忆,如今只有自己和自然对话,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困境,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题谢太傅像(其二)

天生贤达济时艰,再造王家笑语间。

一自白鸡成梦后,越人空识旧江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上元进诗

叠耸青峰宝炬森,端门初晚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

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久寓悟空院刹行而书之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

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

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

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别驿临溪曲,清寒结晓阴。

滩声生乱石,雨意在閒林。

登第年华久,相逢礼爱深。

茶山春物近,那得共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