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从兄泰士》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湖南雪尽后春色渐浓的景象,寓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
首句“湖南雪尽时,一夜草离离”,开篇即以湖南雪尽为背景,一夜之间,草木复苏,生机勃勃,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希望。这里运用了“离离”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草木茂盛的样子,仿佛一夜之间,大地披上了绿装。
接着,“春色如流水,王孙尚未知”,将春色比作流动的水,生动地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春色的悄然无声,或许还未被远在他方的亲人察觉。这里的“王孙”借指远方的亲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雁归沙塞早,月照石堂迟”,这两句通过雁归与月照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雁归沙塞象征着时间的推移,而月照石堂则暗示了夜晚的降临,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等待的孤独与漫长。
最后,“憔悴江潭上,谁听渔父辞”,诗人身处江边,面对江水,内心感到疲惫与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孤独与思念。这里借用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倾听自己心声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春日生机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