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制帅(其六)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

如何吾所部,疲瘵未全安。

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

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圣明的君主不忘记远方的人们,他的仁慈如同尧帝般难以企及。
为什么我管辖的地方,百姓疲惫困苦还未完全安定。
皇帝的命令和政策发布得不够广泛,百姓的申诉常常充满悲伤和苦涩。
我在夜晚抚着节拍深深叹息,忧虑和惭愧的心情并非只有一方面。

注释

圣主:指有德行、英明的君主。
惠怀:仁慈的胸怀,对人民的关怀。
尧所难:尧帝的仁政,极高的道德标准。
疲瘵:形容人民疲惫困苦。
诏条:皇帝的法令或命令。
牒诉:百姓的诉状或请求。
抚节:用手抚摩乐器,此处可能象征感叹或思考。
忧惭:忧虑和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再和制帅(其六),通过对古典文学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 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宽广胸襟与记念古代圣君(尧)的敬仰之情。"圣主" 指代宋朝的皇帝,而"尧所难" 则是指上古时期尧帝治理天下的艰难事。

"如何吾所部,疲瘵未全安。" 诗人转而表达了对自己身处环境的担忧和不满。"吾所部" 指代诗人自己的官职或领域,而"疲瘵未全安" 则形容当前的困顿与不安。

"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 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政令不明、百姓怨声载道的现状。"诏条" 指代官方的法规和命令,而"牒诉" 则是指民众的控诉和悲苦。

"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晚上拿着官印感慨良久的无尽忧愁与自责之情。"抚节" 是指触摸手中的官印,而"忧惭非一端" 则是形容内心复杂的情绪。

总体来说,王之望在这首诗中既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了个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与无奈,以及作为官员的自我反省和忧虑。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同年十人会于湖上巫子先拘台制不来有诗次韵

曲江一散各西东,杯酒重来气尚雄。

才薄愧参龙虎榜,会难常叹马牛风。

弟兄半已颠毛白,宾主休辞醉颊红。

底事坐中犹未乐,车公不遂一尊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庞彦才晚酌于涵翠轩

登临到处久徘徊,水色山光滚滚来。

百顷烟村抱城郭,数峰云水拥楼台。

千篇取足诗材剩,万轴横陈画笥开。

清兴穷探犹未厌,更投涵翠举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诸乡人泛临安西湖

短棹夷犹处,湖平酒满觞。

荷深迷去路,波浅涩归航。

落日山头暗,西风水面凉。

今朝一尊共,相对恍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吕叔恭运使和题皇华馆诗复次韵

何处溪声响佩环,洗心堂下转潺湲。

数株古柳枯临水,百亩丛篁翠倚山。

岁久刊题多泯灭,时清景物自幽閒。

轺轩登览留佳句,顿觉林泉发妙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