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其十四)

且作团圞计。有蓬头、翾风房老,恭心獠婢。

使指浣衣萱草辈,银鹿青猿差备。

争进食、欲令公喜。

雪样餈糕花样肉,更黄鸡、玉面淘来腻。

京雒食,故乡味。

练裳荩箧都搜抵,胜相嘲、影妻椅妾,乏人料理。

只念白头花烛伴,独自牵萝乡里。

愧割肉、东方难寄。

比似买臣差不恶,便从公、饿死宁相弃。

下床客,百年礼。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故乡美食的怀念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食物比作雪糕、肉块、黄鸡、玉面,生动地展现了食物的色香味形,唤起读者对家乡美味的回忆。

“且作团圞计”,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愿,随后通过描述各种食物,如蓬头、翾风房老、恭心獠婢、银鹿青猿等,营造出一种家庭聚会的温馨氛围。这些食物虽非现实之物,但通过诗人的想象,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使指浣衣萱草辈”一句,巧妙地将浣衣萱草拟人化,仿佛它们在为宴会准备,增添了生活气息。接着,“银鹿青猿差备”进一步丰富了场景,鹿和猿作为宴会的参与者,增加了趣味性。

“争进食、欲令公喜”则直接表达了食物的目的是为了取悦主人,体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雪样餈糕花样肉,更黄鸡、玉面淘来腻”则细致描绘了食物的外观和口感,通过“雪样”、“花样”、“玉面”等词汇,展现了食物的精致与诱人。

“京雒食,故乡味”一句,诗人通过对比京城的食物与故乡的味道,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练裳荩箧都搜抵”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记忆的珍藏,通过搜集故乡的物品,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胜相嘲、影妻椅妾,乏人料理”一句,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与依赖。最后,“只念白头花烛伴,独自牵萝乡里”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伴侣的期待,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美食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家庭温暖和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五)

两度兰秋首。恁家家、更番斗样,饤盘瓜镂。

共祝新欢相连爱,今岁穿针果又。

看浅浅、银河如旧。

漫道两回归信准,问人间、置历天知否。

劳隔水,伫望久。

填河莫诉雏尼瘦,数从头、星期几闰,翠桥重构。

二十七年云烟过,恁月朱栏已朽。

况吉庆、裁花罗袖。

休说白头无巧乞,便韶年、乐事何曾有。

还卧听,雨中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六)

红豆抛残矣。正花前、鬓丝禅影,泥人如此。

十万春风谁管领,甘为雪儿愁死,偏零落、鸳鸯名字。

争道罗横难脱白,证香名、未办黄金纸。

这场错,铸谁是。

同年碧玉才弹指,半相逢、钿筝瑶阮,招摇过市。

愿种搞门千本草,稳卧樱桃花底。

都不羡、盘龙账子。

巧借青娥消肮脏,拼偿他、轻薄生生债。

掷铅管,泪如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七)

三月临平路。趁濛濛、好风十里,吹成香雾。

山里花光三百顷,山外一帆人去。

更多少、夕阳洲渚。

无奈碧波回眼看,恁多情、不解留侬住。

旖旎煞,数声橹。故园节物谁堪语。

正清明、莺歌巷陌,燕泥庭户。料得花前同上寿。

细数行程何处。说客里、风光偏苦。

手把柳枝从头记,叹何曾、此物供羁旅。

者离别,忒无绪。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八)

春满长安矣。又年前、莺啼草绿,薄游天气。

莫问江南今何在,犹有闲身堪寄。

须病起、从头料理。白发春山相妩媚,更花前。

容我疏狂地。鸲鹆舞,倩花记。

骑驴三载春明邸,数平生、穷途知己,如公能几。

谁付金瓯纤儿手,五岳胸中平未。

愿日饮、亡何而已。天下即今多健者,便著书。

种菜都非计。长作达,从公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