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二十九首(其二十九)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曾经梦见诸侯们欢笑,康王被囚禁时讨论如何解脱枷锁。
池塘底部有千根莲藕,一朵莲花在烈火中绽放。

注释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康囚:指周康王,这里可能象征着被困的君主。
议脱枷:商议如何解除束缚或困境。
池底藕:比喻深藏不露或困境中的生机。
火中花:形容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盛开的花朵,象征坚韧和美丽。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陈陶的《续古二十九首》。它们分别描绘了两个不同的意象和情感状态。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这里的“诸侯”指的是古代的封建领主,他们在梦中笑容满面,显示了一种权力与荣耀的场景。而“康囚”则是对历史上被囚禁而后获得释放的人物的隐喻,如孔子曾被困于陈蔡之间,却最终得以脱险。这里的“议脱枷”表达了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喜悦和希望。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这两句则是对比鲜明的意象。“千根池底藕”描绘了一片静谧的水域景象,藕草在池底繁盛,给人以平和安宁的感觉。而“一朵火中花”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它不仅违背了常理(因为火焰通常会毁灭花朵),也显得十分珍贵和神奇。这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的情感或精神状态,即在困境或危险之中依然保持着纯洁和美丽。

整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悲哉行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

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

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子吟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

惨戚别妻子,迟回出门难。

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

何者为木偶,何人侍金銮。

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

进不图功名,退不处岩峦。

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

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阳,一振摩霄翰。

形式: 古风

番禺道中作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

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皇隐,水庙蛟龙集。

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

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殿前生桂树

仙娥玉宫秋夜明,桂枝拂槛参差琼。

香风下天漏丁丁,牛渚翠梁横浅清,羽帐不眠恨吹笙。

栖乌暗惊仙子落,步月鬃云堕金雀。

蕙楼凉簟翠波空,银缕香寒凤皇薄。

东海即为郎斟酌,绮疏长悬七星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