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信学题

一是百是,一非百非。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迩却无渐,卑却无梯。圣凡隔处,一悟一迷。

口诀无多,格物致知。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哲学与修行的深刻道理。"一是百是,一非百非",意味着在真理面前,一切皆可归于统一,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强调了追求目标时应从近处做起,从低处起步,逐步积累,最终达到高远的目标。"迩却无渐,卑却无梯",则指出即使起点再近,也需逐渐前进;即使地位再低,也需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圣凡隔处,一悟一迷",表达了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能领悟真理,是否能走出迷惑。"口诀无多,格物致知",说明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通过观察事物(格物)来获得知识(致知)。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教导人们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步接近真理,实现自我提升。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證学改题

何者曰是,何者曰非。无远胡迩,无高胡卑。

是谓无渐,是谓无梯。无凡无圣,无悟无迷。

口诀从今,无物无知。

形式: 四言诗

羊城示同志(其一)

茫茫岭海,秀毓文明。光天帝德,暨我苍生。

将无往哲,作我仪刑。

形式: 四言诗

羊城示同志(其二)

往哲伊谁,遗编可稽。由来太音,其声孔希。

按谱操弦,听者以疑。

形式: 四言诗

羊城示同志(其三)

嗟予昏昏,幼诵古文。日迈月征,四十无闻。

诸子我从,惭赧何云。

形式: 四言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