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题为《拟岘台》。诗中描绘了拟岘台周围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在此处的感怀。
首句“董奉山中种杏,玄都观里栽桃”以典故开篇,借董奉和玄都观的故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清旷孰如此地,登临况是吾曹”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以及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的喜悦之情。
“城下一江水碧,江边百尺台高”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拟岘台的高度,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而“倦蝶舞酣花坞,惊鸥飞掠鱼舠”则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鸥鸟在水面掠过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客子自来如燕,世事相黏若蚝”运用比喻,将游子比作随风飘荡的燕子,世事比作难以剥离的蚝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最后,“何当有酒径醉,凉州不博葡萄”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美景中畅饮,享受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