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十一)

正朝把笔,万事皆吉。应时纳祜,庆无不宜。

若作世谛,流布平地。

吃交更在佛法,商量眉须堕落。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第十一首。诗的内容简洁明快,表达了对日常修行和佛法理解的看法。"正朝把笔,万事皆吉",描绘了僧人在清晨持笔书写,寓意着通过正念和智慧处理事务,一切都会顺利吉祥。"应时纳祜,庆无不宜",进一步强调顺应时节,接受福泽,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享受福祉。

"若作世谛,流布平地",将世间道理比喻为在平地上流传,易于理解和接受。然而,诗人接下来提出更高的境界:"吃交更在佛法,商量眉须堕落",意思是真正的佛法超越世俗的计较,连眉毛和胡须(象征烦恼)也会在深入佛法中自然脱落,达到内心的清净与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以日常生活的场景引导读者体悟佛法的深意,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体验的精神。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十)

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

失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

形式: 偈颂 押[董]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九)

不用安排,切莫造作。造作安排,无绳自缚。

不安排,不造作,善财弹指登楼阁。

秘魔放下手中叉,普化入市摇铃铎。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七)

眼不自见,刀不自割。吃饭济饥,饮水定渴。

临济德山特地迷,枉费精神施棒喝。

除却棒,拈却喝,孟八郎汉,如何止遏。

形式: 偈颂 押[曷]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六)

今朝八月十有五,顾兔天边谁不睹。

若非东土小释迦,放过长沙这老虎。

形式: 偈颂 押[麌]韵